2011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目标、以构建低碳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为主线、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重点,加快推进建设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工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 周长益
(一)加强“两型”企业和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制定“两型”企业认定标准;开展工业“零”排放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两型”企业和园区认定标准和鼓励政策研究,探索建立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低碳生产的新型生产方式。
(二)继续抓好工业节能降耗。发布“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能耗排放准入指标,制定节能评估审核办法,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建立工业节能降耗减排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节能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发布重点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组织评估和树立标杆企业,深入推动重点行业对标达标;继续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督察,组织开展主要用能产品能效达标情况督察,制定内燃机超前性能效和排放标准,加强先进节能核心技术、替代燃料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进工业企业锅炉电机等主要用能设备节能改造编制节能产品推荐目录继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新机制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节能减排完善高耗水行业现有企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定指标和新建企业(项目)用水准入指标体系,加强重点用水行业节水。继续推进机电产品包装节材代木、金属材料、水泥等节约代用。
(三)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以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涉重金属工业行业为重点,编制和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快推进重点工业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研究建立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开展试点。组织实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加强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治和消纳。推进电子电气产品国推自愿性认证。
(四)大力推进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加快研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程序和办法。组织实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年)》、《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加快制定《“十二五”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碱渣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尾矿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
(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和再制造产业。发布实施工业循环经济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循环经济技术示范工程,发布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推广技术目录,推进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和产业链建设;推进水泥工业消纳工业固废、城市生活垃圾示范技术工程建设;制定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条件,开展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建设,推动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重点企业和园区发展,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在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实施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推动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建立企业、园区、行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低碳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碳标识、低碳认证、碳排放标准研究,探索基于行业碳排放的经济政策。
(七)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定《“十二五”节能环保装备专项规划》,组织研究制订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标准体系,引导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