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国内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上周中国七大碳市场累积情况总结07-28
上周,中国碳市配额总成交量100.35万吨,总成交额1944.33万元,较上周成交量和金额均大幅上升超过100%,这主要因为天津碳市在最后履约周放出巨量,并产生超过65万吨的配额协议交易。缺少履约刚需的其他碳市全面退火,本周中国碳市的总成交均价较上周下跌2.3%,至46.43元/吨。   深圳碳市场  深圳碳市本周成交量继续下降,总计成交仅765吨,成交额4.39万元,配额成交均价……
光伏建筑一体化成建筑节能新抓手 相关标准正日益完善07-24
    住建部不久前发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稿)对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提出了明确要求。日前,记者从住建部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7亿平方米,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光电建筑装机容量达1875兆瓦。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应用委员会专家对记者表示,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分布式光伏发电……
化解产能过剩是一场持久战需长效政策护航07-24
把饭做焦自然不是好事,没人爱吃也没人想吃,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有这么一顿带着“焦糊”味道的饭——产能过剩。之所以将产能过剩形容为“焦糊”,其原因在于,此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这与“焦糊”的意思——物体经火长时间炙烤变焦变黑相差无几。  在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政策来遏制……
能源漫谈:节能减排需要技能培训07-24
在企业深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的过程中,员工对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够,导致一些节能减排项目进展缓慢,效果不够明显。笔者认为,这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的短板。  一些企业往往对节能减排意义的宣传比较充分,但对员工技能的培训明显不足。每一个节能减排项目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这些方法技巧,将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机动车使用过程中有关节约燃油、减少排污的方法与技巧非……
构建统一协调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 迫切需要法律明确界定07-24
■应构建统一协调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框架。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促进部门间职能的优化整合,构建一个责权利分明、各部门协调配合、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的高效、廉洁、公正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框架。建议加快组建能源部,形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环境保护部和能源部主要负责,其他部委协助配合的部门组织架构。  ■有些与节能减排管理相关的立法严重滞后,亟需重新修订。以《环境保护法》为例,由于它是计划……
节能环保已成中国七大战略产业之首07-23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为新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亚洲环保”的下属核心公司,是中国环保产业的开拓者之一,公司的发展一直贯穿了创新的主线,对宜兴乃至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环保水处理领域,可提供环保水处理相关的研发、咨询与设计、设备生产与销售、工程承包、项目投资与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是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全产业链综……
“绿色标准+绿色金融”护航绿色发展07-23
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增长,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刻变革之中,在这一特定发展时期,环保产业也面临新的起点和机遇。如何把握未来趋势,是环保产业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7月19日,在江苏盐城举办的“2014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副主任就“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与绿色转型”话题表达了他的观点。  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刘世锦说,中……
从“大部制”改革看节能减排管理体制07-23
应构建统一协调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框架。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促进部门间职能的优化整合,构建一个责权利分明、各部门协调配合、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的高效、廉洁、公正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框架。建议加快组建能源部,形成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环境保护部和能源部主要负责,其他部委协助配合的部门组织架构。   有些与节能减排管理相关的立法严重滞后,亟需重新修订。以《环境保护法》为例,由于它是计……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5万辆 将达去年3倍07-22
    无论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比亚迪,还是爱“嘚瑟”的特斯拉,它们都正在迎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期。        从2013年开始,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电动车热潮。在中国,特斯拉更是受到众多“特粉”的追捧。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已经售出Model S纯电动跑车1000多辆。  ……
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降能耗显著 5家企业获标识07-21
冬季不用暖气也能采暖、夏季空调能耗降低一半、照明耗能降低75%……通过科技研发与创新,我国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已经面市,可大幅降低能耗。日前,我国5家企业的产品获得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标识。  高性能建筑节能产品指不仅满足国家标准,同时主要节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建筑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隔热材料、照明产品、遮阳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太阳能集热设备、冷水机组、热泵机组、空调末端设备……

3319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3053 3054 3055 3056 3057 3058 3059 3060 3061 | 下一页 | 尾页  10篇文章/页  转到第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