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2013版发布 | 10-28 |
10月24日下午,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制的《2013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以下简称《2013版年鉴》)在京发布。 作为全面反映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大型工具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从2010年创刊以来,见证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并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科研生产、市场销售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服务。 据编制单位介绍,2013…… |
中日低碳社会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 10-27 |
“四川成都发展迅速,在这快速发展过程中正需要可持续的低碳发展。”10月24日,第十四届西博会“中日低碳社会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日本经济省资源能源厅科长中村和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次会议的举行,希望得到中方政府的支持,在低碳社会建设方面开展合作。 对于实现低碳社会,会议上,废弃物发电相关技术成为关注热点。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几乎所有垃圾都是采用填埋方式,但在2009年,…… |
两名工作人员骗取财政节能奖励千万余元被逮捕 | 10-25 |
10月22日,湖南省耒阳市检察院立案查处两件骗取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案,涉案金额1300余万,犯罪嫌疑人郝某、刘某利用职务之便,助人伪造虚假资料涉嫌滥用职权、受贿、诈骗被依法批准逮捕。 2013年7月,上级检察院在查处某经信局节能科科长徐某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中,发现了两起渎职串案,交由耒阳市检察院立案侦查。经该院缜密侦查,查清了郝某、刘某两人的犯罪事实。 2010年下半…… |
工信部启动第三批节能惠民产品核查工作 | 10-24 |
根据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实施细则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信息监管实施方案》要求,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第三批推广信息核查工作,组织第三方机构、地方工信部门对2013年推广期内高效节能家电、单元式空调和冷水机组、计算机等产品的推广信息进行核查。 为保证推广信息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9月29日至10月21日,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分四次在北京、南京、成都召开了第三方机构和…… |
开发“隐形能源”节能降耗 城市"瘦身"必不可少 | 10-24 |
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雾霾波及北方7个省市,其中北京更是因雾霾而气象条件“极差”。 开发“隐形能源”是治理北京等超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首要措施。其中,城市“瘦身”必不可少。 “隐形能源”的开发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节能,一个是降耗。节能的解决思路主要集中在确立运营目的上。确立怎样的工作目的,就会消耗多少成本,这是项目的…… |
发改委约谈三桶油 大气污染倒逼“煤改气” | 10-24 |
随着北方集中供暖季开启,多地PM2.5指数“爆表”。连日雾霾天令“煤改气”呼声再起,以致供气压力较往年倍增。 “今年煤改气、油改气动作很大,整年天然气供应缺口或许比去年要多出10%。去年全年总的供应量在1400亿立方米,缺口在100亿立方米,今年预计在此基础上增加10%。”中石油内部人士表示。就在上周六,发改委召开2013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并在会上给出数据:前三季度天…… |
各大部委力挺高效节能电机 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 | 10-23 |
近日国家发改委一则通知牵动着市场神经,发改委即将开展高效电机推广目录评审工作,这是否对相关行业公司有所推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相关政策会对电机行业产生一定的刺激,不过对企业而言要更换设备需要付出一定成本,执行起来需要时间,具体到地方政府如何制定补贴政策,使得更多企业愿意把设备更换为高效节能电机…… |
2014年起各国全面禁用白炽灯 韩LED市场将获益 | 10-23 |
据韩联社10月23日消息,从2014年起,美国、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对白炽灯的规制范围将从现有的产业用领域扩大至住宅用室内照明,连续多年被看好的LED照明市场将获得更为巨大的发展动力。 美国将从2014年起禁止60瓦和40瓦白炽灯的生产和销售。中国则将对60瓦、巴西将对40瓦白炽灯进行管制,俄罗斯、澳大利亚和韩国同样将限制白炽灯的使用。欧洲与日本2012年起已开始全面停止使用…… |
电网企业多管齐下助力节能减排 | 10-22 |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将支持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物联网等多个产业,以确保实现今年全国单位G D P能耗下降3.7%以上的目标。 据了解,我国要实现上述节能目标,任务并不轻松。对此,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各供电企业因地制宜,掀起绿色节能风暴。一方面立足节能,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另一方面优化企业用电方案,推助企业节能;同时做好分布…… |
建筑节能迎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 | 10-22 |
据科技部网站10月21日消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高效组合式建筑节能”近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成果将有助于解决围护结构建筑节能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促进光伏发电余热利用技术应用,实现建筑节能技术的系统化和一体化应用,全面提高我国建筑能效利用率,显著降低建筑能耗。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扶持和新技术研发的双重利好下,建筑节能相关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政策和技术双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