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节能减排状况评估报告 | 09-26 |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课题组 节能减排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年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体,而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企业应积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 “十一五”规划已经结束。全面总结“十一五”期…… |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已经从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 | 09-26 |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约占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我国现有住宅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其中大多数是高能耗住宅,其能耗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不仅如此,我国每施工1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500到600吨。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5%都属于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增近10亿平方米的建筑中只有15%左右实现了低碳标准。低碳发展是未来的必然之路,这已经是…… |
旧楼节能减排改造将成建筑发展新趋势 | 09-23 |
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不少酒店、旧楼开始对其建筑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开始担忧,逐步加入了“节能减排”改造行列。正熙酒店、四季酒店等全面进行LED灯光改造,蜀都大厦准备进行建筑的全面翻新改造,凯宾斯基饭店对空调制冷进行了改造,棕榈泉控股对其车库也进行了LED灯光改造。这么做的目的,只为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节能减排”。 在能源需求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降低自身能耗成为旧楼的首要命题。改造不…… |
我国中央空调节能国标将于11月正式实施 | 09-23 |
据悉,我国中央空调节能国标已通过认定批准发布,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节能国标全称为《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正好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于2007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历经三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这是我国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的首个产品技术标准,今后将对该领域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通过本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规范了…… |
“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六大重点确定 | 09-23 |
19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大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发展重点工作,其中包括着力突破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开发有色金属新材料。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指出,“十二五”期间应大力开发和推广矿产资源勘察与高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资源循环与再生金属、有色金属新型材料、重大装备研制、有色金属新兴产业等六大重点领域的…… |
节能管理很给力 我国工业能效持续提升 | 09-23 |
工业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十一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积极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在工业节能降耗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下降26.01%,为实现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工业能耗再降18%的新目标,工信部…… |
滨州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补助标准确定 | 09-22 |
9月1日,滨州市确定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财政补助标准。 据了解,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分为3个类型: 1、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简称“1”); 2、热源及供热管网平衡改造(简称“2”); 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简称“3”)。 &n…… |
汽车节能:轿车柴油化是节能减排现实途径 | 09-22 |
我国已连续两年跻身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国,但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柴油轿车发展竟十分迟缓,仅占轿车总产量的0.65%,远远落后于欧洲50%的平均水平。在纯电动车一时还难以成气候的情况下,要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轿车柴油化就成为迫切而现实的途径选择。 柴油车具有先天高效率特性 据权威机构预测,2015年前90%的汽车仍将采用传统动力,2020年前传统动力仍将占有80%的…… |
我国全行业节能减排:靠“四新”应对挑战 | 09-22 |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高用能、高排放产业。在本次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杜邦中国副总裁吴坚说,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3%左右,占全国工业能耗总量的18%左右。2010年全行业排放二氧化碳8.63亿吨,排放量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位居我国工业部门的第三位。在化工园区建设、“三废”处理、信息化建设以及碳减排等方面,石化行业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为此,专家提出,行业要通过新方式、新工…… |
中国化石:节能减排能源匮乏的必然选择 | 09-22 |
中国化石能源匮乏情况严重,截至2009年末中国煤炭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9%,石油仅占1.1%,天然气只占1.3%,人均水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0,1/20,1/20。消费结构方面,中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过高,达70%,严重偏离世界能源发展主流,且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与其它工业国家相比仍有上行趋势,能源压力将与日俱增。 对我国整体能效水平做一个评估:中国2009年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