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能源财经 >> 正文
我国碳交所冲动上马百余家 面临国际兼并潮挑战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1-9-12 21:02:23 用手机浏览

  专家

  勿盲目依赖市场整合

  广东试点碳交所潜力巨大

  在碳交易所国内外对接存疑,市场门槛低导致的资源重复浪费投入等情况下,期盼行政力量介入成各方共识。

  “今时今日,没人敢说市场说了算。与其他一般性市场不同,碳交易市场是一种外部性产品市场,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为规定的,碳市场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政府创立的鲜明色彩。”杨志特别强调了政府在碳交易市场中的作用,“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是由政府主导建设,认为行政对此不起作用是很幼稚的。”

  骆志刚同样赞同利用行政整合市场。“碳交易市场目前门槛不高,自由竞争引发群雄并起,估计未来还是会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统筹、整合。”骆志刚认为,按照国际经验,欧盟、英国、美国都致力于建设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只有一个交易所。“通过试点铺开,国内最后只会剩一两家碳交易所。”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在其《关于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议案》中所提出的,应当限制地方碳交易平台的数量,避免过度竞争。他认为,目前各省市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筹建碳排放交易所是一种资源浪费,既不利于统一标准的执行,省市级交易所也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交易量,难以提高交易效率,也不利于碳交易产品的国际对接。“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国内统一的碳市场。积极开展行业与地区试点。”

  而作为建立碳交易市场的试点省份之一,“广东潜力巨大。”杨志告诉记者,广东是能源短缺大省,经济上一直先行先试,同时处于亚热带气候,绿色植被多,因此无论从经济还是地理上看,广东都大有可为。

  “广东经济发达,毗邻港澳,对泛珠三角、东南亚的辐射作用大,广东可在碳源、碳汇等方面先行先试,以独特的影响做出示范。”杨志称。

  【他山之石】

  全球交易所已掀并购潮

  就在国内碳交所建设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之时,欧美等地的碳交所其实已经开始在启动并购潮。

  ●美国

  2007年7月9日,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举行特别股东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价值119亿美元的收购案。

  合并之后,新交易所称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当时预计,美国大约85%的期货交易将在这里发生,同时,这里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一站式期货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交易品种从利率、外汇、股票指数到普通商品,所涉极广。

  ●欧洲

  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于今年2月9日宣布一项合并计划,合并后的新证交所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上市平台。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称,已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TMX集团达成协议,双方计划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进行合并。至此,全球三大交易所中已有两家走上了并购之途。

  一周之后,第一家真正全球性的证券交易集团——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也宣布,双方将合并成立一家新的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运营商。交易双方称,合并之后将能带来至少3亿欧元(4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市场预计,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年交易量将超过20万亿美元。

  ●香港

  今年2月,继欧美国际证券交易所再次大举合并后,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不想坚持“单身”。公告强调,根据港交所《战略规划2010-2012》,若情况适合,港交所可能会寻求与科技供应商、业界参与者以及区内及国际同业进行战略性结盟,以加快实现港交所各项增长业务的工作计划。如果寻求联盟,有关的计划需具备极强的战略优势和效益,并必须与港交所专注大中华市场的方向一致。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