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太 阳 能 >> 正文
美国启动“双反”调查 16家光伏浙企抱团出击
来源:浙江在线 时间:2011-11-14 17:13:45 用手机浏览

    对于光伏产业来说,2011年无疑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多晶硅价格大涨造成市场“倒挂”,一批生产企业在这场风波中相继停产;继而电池组件价格下跌,引发欧洲市场光伏组件现货安装小高潮。如今,市场行情稍有好转,美国市场又起波澜。

    上周(11月6日-12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晶硅电池的反补贴反倾销联合调查案立案调查。业界认为,此举是将美自身竞争力因素导致的产业发展滞缓问题归咎于中国产品的竞争,不仅破坏中美两国新能源领域的良好合作氛围,也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国内光伏业对此极为担心,害怕美国“双反”调查立案之后,作为全球光伏第一大应用市场的欧盟很可能跟进,届时出口型为主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近期,以正泰太阳能、浙江舒奇蒙、宁波日地太阳能为首的16家浙江光伏企业决定集体授权委托一家专业律师事务所进行应对。

    “双反”不得人心

    10月中旬,Solar World(总部位于德国的太阳能电池巨头)牵头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向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11月初,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强硬表态:中国能源公司的贸易行为存在“问题”,其支持美国光伏公司要求政府向中国的光伏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诉求。

    不过,美对华“双反”调查并不得人心,美国25家光伏企业明确反对这一做法。反对SolarWorld“双反”提案的美国的光伏应用企业包括Recurrent Energy、Solar City、Sungevity和SunRun,以及制造企业MEMC和西屋太阳能等。

    上述企业与中国的尚德、英利、天合组成了一个新联盟“负担得起的太阳能联合会”。该联盟发布公告称,计划“敦促政策制定者为上述贸易争端提供解决方案”。

    恐将“两败俱伤”

    “一旦此次‘双反’调查认定申诉请求,那么国内光伏企业面临的可能是高达100%的反倾销税。”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说,而对尚处微利的光伏产业来说,10%的反倾销税就可能导致国内企业放弃美国市场。

    不仅如此,美国“双反”调查立案一旦成功,欧盟这个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也极有可能跟进,届时,以出口型为主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美对华“双反”调查立案,不仅伤害中国企业,也伤害美国企业。中国的光伏企业自美国进口的原材料和设备金额超过50亿美元,而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则不足20亿美元。如果中国在美上市的众多光伏企业利益受损,就将使美国投资者利益受损,美国的电力开发商也会遭受损失。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王小康指出,通过向中国企业出口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美国在相关领域实现了对中国18.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因加征高额关税不能继续对美出口,势必极大影响美国相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两败俱伤。

    浙企“抱团”应诉

    据沈福鑫介绍,美国是浙江光伏产业出口的新兴市场,这两年发展较为迅速。截至今年9月份,浙江企业对美光伏出口额达到了2亿美元。

    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立案调查后,不同企业将会得到不同的税率,即出口量最大的几家强制应诉企业将得到企业自己的个别税率,其他合作企业可以申请获得强制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不合作企业将得到的是针对整个中国光伏出口企业的惩罚性全国税率。

    沈福鑫表示,如果不打算近些年来放弃美国市场的话,都应主动应对,以合作企业的方式申请获得平均税率,而在未来的对美出口中获得机会。否则,企业在未来的几年将因为惩罚性高税率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丧失市场机会。

    目前,以正泰太阳能、浙江舒奇蒙、宁波日地太阳能为首的16家浙江光伏企业已集体授权委托一家专业律师事务所进行应对。

    两败俱伤的结果?

    中方

    美一旦认定申诉请求,国内光伏企业将面临高达100%的反倾销税。

    若欧盟跟进,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美方

    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因加征高额关税不能继续对美出口,将极大影响美国相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

    若中国在美上市的众多光伏企业利益受损,就将使美国投资者利益受损,美国的电力开发商也会遭受损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美国“双反”调查本月立案 中国光伏业雪上加霜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