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油气煤炭 >> 正文
中国2020年或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来源:中国广播网 时间:2011-11-21 10:31:29 用手机浏览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际能源署新任署长范·德·胡芬18日带着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 2011》报告亮相北京,她预计到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比2009年将增加69%,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中国面对有限的能源以及逐步走高的价格,未来将如何应对?

  世界能源未来前景几何?国际能源署刚刚上任的胡芬署长透露,全球能源需求在2010年需求回升了5%,使得需求量到达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快,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胡芬:在2035年的时候中国将占到全球能源需求的50%以上,同年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世界上石油最大的消耗国,这就意味着中国每天将进口1200万桶石油。尽管如此,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也不到美国的一半。

  此外,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从2010年至2035年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将占全球总增长的50%。国际能源署的高级分析师乔纳森认为,由于印度的GDP基数较低,目前能源消耗仅为中国的1/3,但未来在能源消耗上它会超过中国。

  乔纳森:由于印度人口增速比中国快,加之印度政府没有像中国一样采取大规模节能措施,也许2050年的时候印度就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需求国。

  在能源种类方面,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国际能源署预计天然气将迎来黄金发展时代,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供应量将增长1.7亿立方米。

  面对有限的能源以及逐步走高的价格,中国将如何应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09年至2035年间,中国在能源领域投入将达到5.8万亿美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攀升。胡芬署长认为,继续依赖化石燃料,不仅污染增多,还将推高能源价格,中国应更多关注可再生能源与核能。胡芬表示,2010到2035年间,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需求增量占总能源需求增量的近2/3,尤其是核能需要各国政府重新考虑。

  胡芬:尽管核能在日本大地震后因为安全问题前景不确定,有很多国家暂停了核电项目,有些国家已经宣布要弃核。现在全球经济局势前景不明,使得很多国政府主要的精力已经不是在能源上面,但是你们需要清楚关掉的核电要用什么能源来弥补这方面需求。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前局长徐锭明提醒,我国未来除了关注核安全,还要注意碳排放以及高油价带来的风险,我国未来要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费。

  徐锭明:中国GDP和日本一样,我们能源消费是日本的4-5倍,所以要节能。中国能源和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一样,我们二氧化碳排放比美国多10亿吨,所以我们要节能,要降低能源消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将成俄天然气最大买家 优先级超向欧洲供气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进口蒙古国原油同比暴增1144倍
国际油价暴跌 欧佩克仍无意减产
2014天然气需求增速恐降至三年最低
普京:俄罗斯油气开采对中国朋友不设限
中俄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开工 将投资550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表示原油供应端风险上升
外媒:治理雾霾或促中国天然气需求翻倍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