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油气煤炭 >> 正文
京津冀可用上俄罗斯天然气
来源:长城网 时间:2020/12/9 20:32:55 用手机浏览


本报讯(记者张荣鹏 郑建卫 通讯员 黎泉 刘莉丽 许拓 高斌)12月3日9时,随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吉林长岭分输站出站阀门徐徐开启,历时500余天紧张施工建设的中俄东线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工程正式投产运营。这是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以来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来自俄罗斯的清洁天然气即将正式抵达首都北京和京津冀腹地,为首都经济圈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了解,中俄东线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南至上海,管道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线分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三段核准和建设。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

中俄东线中段起自吉林长岭,止于河北永清,途经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等5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县(市、区),新建管道线路总长1110公里,2019年7月4日全面开工建设。工程建成投产后,有利于改善环渤海地区空气质量,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区域能源结构。同时与已建的东北、华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及大连、唐山LNG、辽河储气库等互联互通,有效增强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提升供气能力2700万方/日,助力今冬明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中俄东线工程是我国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是我国首条建设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天然气管道,坚持“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的体系架构,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管道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是我国智能管道的试点工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俄罗斯天然气计划增加在欧盟天然气市场的份额
俄气称西线对华供气规模有望扩大
中俄天然气管道将在9月1日动工 总长约4千公里
俄气对华供气量超中美俄年消费总量
中俄拟5月前达成天然气价格协议 预计2018年供气
中石油收购俄罗斯一天然气项目20%股份
中石油或百亿入股俄气田 借力打破气价谈判僵局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