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风力发电 >> 正文
中国由风电大国到风电强国还有一定距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9-9 15:52:26 用手机浏览

    中国风电行业,风光过,也黯然过。顶着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桂冠,也面临弃风窝电并网难,以及产能过剩的困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风电企业如何筑梦未来,打造中国绿色力量?9月9日,华锐风电副董事长副总裁陶刚做客新华网,就风电未来发展与网友在线交流。

    [华锐风电副董事长、副总裁陶刚]中国在过去“十一五”期间风电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截至到2012年年底我们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7021万千瓦,投入并网运行的已经达到6200多万千瓦,这在全球都是排在领先地位的,正如你刚才所说的,我们用五年的时间赶上了美国或者欧洲十几年的发展,同时在去年我们实际的并网发电量风电已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经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目前在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所以说在过去的六到八年左右是中国风电发展的黄金阶段,主要是得益于政府中策的引导同时也是风电企业进行了很多的投入和努力,使风电在中国取得了突破性的长足的发展。

    当然,正如您刚才所提到的,现在风电产业类似于光伏或者其他行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从市场上来说,增速放缓。在“十一五”期间您看它的增长速度、装机容量每年都是翻番甚至翻两番的速度在高速发展,但是从2011年开始它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当然也是因为它的装机容量也就是这个基数已经非常大了。

    另外,从各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其实不单是中国企业,包括全球的一些风电企业,从前年或者说特别是从去年到今年开始都普遍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它面临市场、价格包括利润的双重压力,所以说也是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现在变成了风电大国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离我们变成风电强国确实有一定的距离要走,还有一些问题和挑战也要在发展中得到一些解决,主要是分以下几点:首先是风电设备本身,的确中国的风电设备如果从单机容量上来看,中国风电从2005、2006年发展起来前我们都是千瓦级别的风机,之后我们与全球一样正式进入兆瓦级风机时代,华锐作为中国首家1.5兆瓦装机,之后推出3兆瓦、5兆瓦,我们在设备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

    其次,就是就风电场的运营和维护来看,我们现在也还缺乏一些经验,因为刚才我们提到中国的风电大发展虽然历史比较长,从第一台小风机可以追溯到十年二十年前,但真正发展是从2005、2006年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之后,但是风电设备实际上是要运行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一个长期的产出设备,所以除了设备本身外之后的运营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除了几家领先的整机企业外绝大部分还是从国外引进技术,用许可证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对后续的研发和技术提高用一定的制约。另外,就一些关键零部件来说,类似于汽车比如发动机、变速箱是否掌握了,对风电一样,比如齿轮、电控箱等方面中国虽然已经实现了本土化,本土企业现在已经做得很不错,但是和国外在这方面的零部件的主要厂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海上风电,现在在欧洲和中国我们都认为是下一步发展方向,但是在中国只有两个成规模的海上风电厂,这个全面投入运行也不过是三年左右的时间,时间还是非常短的,所以说很多问题或者说很多经验我们需要一步步积累,在国外他们毕竟积累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第三就是市场方面的问题。虽然中国是全球单一最大的风电市场,但是2011年之后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但是中国的风电企业还是很多的,产能也是很大的,那么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国内,同时很多风电企业也面临着国际化和走出去的挑战,就如早期的华为等等企业一样。这方面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告诉我们国际化也是很具有挑战的一个过程,从经营的理念到对本土的不同企业文化的理解,到政策法规的了解等等都需要企业做很多工作,包括在风电设备领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风场运维市场规模2022年增至每年30亿美元
中国风电开发近十年里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风电市场之一
预计到2018年风电可供应全球7.3%的电力消耗
全球风力发电市场2020年将增长约25%
EurObservER报告称亚洲成风电新增装机最大地区
2013年中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逾7700万千瓦 同比增23%
全球风能理事会:今年新增风电装机将超去年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