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连心一起创,建电源、织热网,聪慧果敢齐跨越,点亮千家万户,灯火阑珊筑和谐……”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巴希在创作《创行者之歌》时有感而发的写下了这一段话。
2003~2018年,华电内蒙古公司风雨兼程15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里激流勇进、不懈奋斗,历练了队伍、站稳了脚跟,以“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姿态书写了从“无”到“有”的辉煌成绩。
“创”──从“零资产、零起点”到资产遍布内蒙古辽阔大地
华电内蒙古公司成立之初“零资产、零起点”,创业“元老”们白手起家、艰苦摸索,发挥“3千精神”,制定“358”发展计划,确立“13158”奋斗目标,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奋力开拓、快速崛起。而今,装机容量从0到800多万,员工从个位数到3000多人,资产遍布内蒙古辽阔的大地。凡此种种,无不为华电内蒙古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
一路见证了华电内蒙古公司艰辛崛起的一位老前辈、老领导,说起当年往事,感慨万千,他说:“15年,弹指一挥间,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始建之初,我们每天拎个笔记本电脑,开着一辆老捷达跑前期项目,往西到乌达,往东到丰镇,甚至还去过北京,有时能在呼和浩特市内一天跑500多公里。还记得第一次开工作会,就一个小圆桌,非常简陋。而现在,经营发展指标在15年间翻了5番以上,职工的薪水提高了,办公环境更加舒适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业是艰辛的,也是激情澎湃的,一位老员工回忆说:“记忆最深的是基建期,办公楼每晚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周末也不休息,就这样,大家共同努力,实现了一年三投。这在当时是其他企业敢都不敢想的事情,而我们却做到了。”
说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时他们神采奕奕、笑逐颜开,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当初的艰辛历程造就了今日的辉煌业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诉说着第一代华电内蒙古人“创行进取”的精神。正是这些“掌舵人”的坚强意志,凝聚形成了“创行者”企业文化,照亮了华电内蒙古人前行的方向。
“行”──走出一条具有区域优势以及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创新”“改革”“管理”成为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词。该公司准确研判形势,严格落实政策,坚持与时俱进,从2005年第一家风电企业辉腾锡勒风电公司组建成立;到2009年改制重组,大胆迈出以占领煤炭资源为核心的调整产业结构新步伐;2011年提出“把握能源发展规律,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发展思路,走出了发展火电、热电联产、新能源发电等具有区域优势以及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一位经历了风场基建的员工在回顾公司的发展变化时感受颇深,他说:“2006年我在风场做风机吊装工作,条件艰苦,工作任务重,曾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非常累,甚至萌生过辞职的念头。如今,苦尽甘来,公司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42.4%,看到转动的风机叶片输出清洁的电能时心里有说不上来的喜悦。”他还笑着说,“我也从‘小李’变成‘老李’了。”
在发展的历程中,该公司培养和造就了像“老李”一样敢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他们坚韧不拔、敢闯敢拼的劲头印证了“创行者”精神已经在新一代华电内蒙古人心中生根、成长。
“者”──不做温室里的花朵传承弘扬“创行者”精神
放眼下一个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加快转变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大背景下,政策影响和市场冲击相互叠加,企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该公司员工小孟坚定地说道:“我们年轻的同志不曾经历前辈们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幸运的‘坐享其成’,但我们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要多学本事,练好本领,从前辈们手中接过‘接力棒’,传承前辈艰苦奋斗的‘创行者’精神,在新时代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朝气蓬勃的“80、90后”是“创行者”精神薪火相传的“传承者”,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华电内蒙古人将携手同心、满怀豪情,传承“创行者”精神,坚持战略引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战略导向转到有效投资、有效供给、有效发展上,在实现“建设一流区域能源公司”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