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节能技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节能技术 >> 节能知识 >> 正文
“十三五”期间印染机械业 节能环保仍是重点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5-15 22:44:08 用手机浏览

“十三五”期间,我国印染机械行业将研发、推广一批具有更高效率、更广泛适应性、更短生产流程、更少能源材料消耗的先进印染机械设备。在《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列入的59项“十三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印染机械项目有6项。

      “十三五”期间印染机械制造业总体面临需求减少的压力。国内部分印染产能转移国外带来装备出口量增长、印染工业集聚区企业搬迁带来技改红利、来自国外同行竞争的压力日渐减小等多方面有利形势。“十三五”期间,印染机械向环保、节能、短流程、数字化监控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1、印染生产线数字化监控系统

      意义及内容:在“十二五”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技术,形成覆盖印染全流程设备的数字化监控系统。

      该系统对机械参数、工艺参数、能源消耗和过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视,并集成染化料自动配送系统,形成机台或单元机的闭环控制。

      关键技术:用最新的技术,升级、改进已有的印染工艺参数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和染化料自动配送系统。

      2020年目标:建成覆盖印染全流程设备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建立数字化印染车间。

      2、自动化经轴纱染色系统

      意义及内容:为解决目前经轴纱染色生产效率低、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以及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在已成功研发的筒子纱自动染色生产线的基础上,产学研结合,研发由机器人操作的自动经轴纱染色生产与物流系统,无需过多人为干预,实现从化料、上料、染色、脱水、烘干及物料转运全过程计算机监控与自动化操作。

      关键技术:经轴纱自动装卸方法的研究及装置的开发;染料粉体精确计量与输送技术的研发;研发基于中央控制的系统经轴纱染色机数控系统。

      2020年目标:系统研发成功,示范线投入试运行,实现从化料、上料、染色、脱水、烘干及物料转运全过程计算机监控与自动化操作。

      3、数控超大花回圆网印花机

      意义及内容:传统圆网印花机最大印制花回(圆网周长)为1018毫米,而普遍使用的花回仅为640毫米。为满足家纺等行业对大尺寸图案的高效印花的要求,有必要研发超大花回圆网印花机。

      “十二五”期间,圆网印花数控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为超大花回圆网印花机的对花精度检测与控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保证印花精度的前提下,超大花回圆网印花将大幅提高家用纺织品的印花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关键技术:超大花回印花圆网的研发与制造,花回2412毫米,门幅3000毫米以上;圆网目数60目以上;适应超大花回印花的圆网印花机数控系统开发;超大花回印花单元的设计开发;超大花回制网系统的开发。

      2020年目标:样机开发,超大花回圆网研发,完成试验。

      4、纺织品全幅宽固定式喷头      高速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与装备

      意义及内容:国产往复式喷头的喷墨印花机已经成功应用多年,但很低的印花速度成为阻碍这种机械投入大规模产业应用的瓶颈。研发全幅宽固定式喷头的高速数码喷墨印花技术与装备,可以在保留喷墨印花优点的同时提高印花速度几倍至几十倍。该装备采用全幅宽固定式喷头,印花速度40米/分钟以上,4至8色位,幅宽1.6米至2米,分辨率360dpi以上,导带送布。

      关键技术:RIP软件(即光栅图像处理软件)的研发;整机驱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送布装置的开发;供墨(制墨)技术及其系统的研发。

      2020年目标:完成样机的研发与试验。

      5、数控间歇式高温气液染色机

      意义及内容:该机型是在气流染色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保持了气流染色机低浴比的特点,但风机电机装机容量减少约50%。该机采用气流喷嘴与染液喷嘴分开设置的结构形式,O形缸体。织物由气流牵引高速运行,染液独立喷射供应。该机型用于气流牵引的能耗明显降低,根据染色工艺要求,气液可有多种组合,染色工艺适应性更佳。该机型的研发对低浴比间歇式染色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节能效果显著。

      关键技术:气流与染液喷嘴的设计开发;气流循环系统的研究,牵引风机的设计开发;染液循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开发;提布辊设计;数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开发。

      2020年目标:完成试验,投入生产。

      6、电磁感应加热汽液平衡热辊的研发及产业化

      意义及内容:电磁感应热辊是根据电磁感应加热原理,使金属夹层辊体内液体快速加热,短时间达到汽液平衡。利用汽化潜热释放热量确保辊体表面温度均匀。研究设计了热辊容腔内壁特殊沟槽,创造性地将热管传热技术应用到该装置内的热媒传导结构上。电磁感应热辊与传统的导热油、蒸汽热辊相比,升温速度快、温差极小、工作稳定。该装置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能耗,减少管路损失,节能效果明显。是纺织、化纤、印染设备升级换代首选产品。而且可在多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技术:开发辊体内部容腔耐腐蚀处理新工艺;采用12千瓦以上功率的高频源,研究开发新颖的加热线圈绕组;优选温度传感器的测温位置,研究保证辊体表面温度均匀的控温技术;研究先进的加工工艺和焊接技术,保证热辊的精度要求和密封性能;配备新型的安全装置,确保热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0年目标:完成研发试制工作,实现批量生产。先期在纺织、化纤、印染行业率先应用。然后在多领域推广,逐步替代导热油和蒸汽热辊。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技术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