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节能技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节能技术 >> 节能知识 >> 正文
什么是建筑节能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5-21 21:06:41 用手机浏览

 一、什么是建筑节能?

      1.改革开放,国家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几千万建筑要消耗几十亿吨树、砖石和矿物材料,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只有22%,而且不均匀),带来土地的破坏,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

      2.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占全球三分之一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燃料是地球经历了亿万年才形成的,它将在几代人中 间消耗殆尽。

      所以建筑节能即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能源。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也就是说,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

      二、为什么说建筑节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性?

      (一)冬寒夏热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寒流频繁南侵;夏季,大陆腹地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大体上东北地区气温偏低14~18℃,黄河中下游地区偏低10~14℃,长江南岸偏低8~10℃,东南沿海偏低5℃左右;而7月各地平均温度却大体要高出1.3~2.5℃。与此同时,我国东南地区常年保持高湿度,整个东部地区夏季温度也很高,即夏季闷热,冬季潮凉,此种不良的气候条件,导致中国采暖空调能耗很高。

      (二)我国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

      我国城乡建筑发展迅速。近几年每年建成的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已至4~6亿㎡,农村则达7~9亿㎡,全国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到16~19亿㎡。而在全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360亿㎡,其中按采暖建筑节能标准建造的只有1.4亿㎡,且限于少数城市的居住建筑。与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为他们的3倍左右,而且室内热环境很差。现在这些高耗能建筑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的使用正日益普遍,能源浪费更加严重。

      (三)我国北方城市冬季采暖期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从全国总体来看,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指标,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由此可见,建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使北方城市采暖大气污染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

      (四)地球变暖正在使我国蒙受巨大损失。

      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用能量的增加,尽管已经做出了多方面的减排努力,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仍然在快速增长,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而且还将继续增加。目前,建筑耗能已超过全国耗能的四分之一。随着人民生活的继续改善,建筑耗能及其所占比例还将不断增加,由此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必然会随之增长。这种情况,难免使地球变暖火上加薪。我国气温正在升高,华东平原1980年~1989年气温偏高0.1~0.6℃;1990年~1998年气温偏高0.3~0.8℃,地球变暖造成的后果,愈是在生态环境薄弱的地区,表现得愈严重。我国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特大灾害十分频繁,许多地方发生特大洪水、持续干旱,沙漠化加剧和沙尘暴频发,使我国受损失之大,应能引起国人的警觉。

      三、国家为何推广建筑节能?

      1.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在我国资源条件来看,煤炭和水力资源按人口平均值低于全世界人口平均水平的一半。至于石油、天然气我国更少。如果再不断破坏自然矿产资源,势必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节约能源。

      2.要改善大气环境就必须抓紧建筑节能,能烧矿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就有1.9亿吨左右,而且我国采暖建筑正逐年增长,同样就相应增长了燃煤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样大气环境会越来越恶化,前景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大气环境必须抓紧建筑节能。

      四、建筑节能包括哪些内容?

      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

      1.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

      2.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

      3.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还有楼地面保温。

      五、建筑节能的意义。

      1.建筑设计、改造过程中执行建筑标准和政策。

      2.使用节能型建材,提高保温隔热的效果。

      3.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居住环境。

      六、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5.《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技术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