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节能技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节能技术 >> 节能知识 >> 正文
“垃圾处理”为何舆情频发?(采访李伟南)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8-3 16:46:37 用手机浏览

简介

    李伟南,正仁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中国垃圾资源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人。 正仁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以一系列国家发明专利和知识体系实现了垃圾处理零排放、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效果。


事件描述

镜头一:去年1220日,在没有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深圳一处渣土山突然发生大面积滑坡,失踪人数将近百人。专家鉴定后认为,事故原因是废弃渣土堆得过多过高,且没有防护措施。

镜头二:今年71日约2万吨来自上海的垃圾,竟被偷运、准备倾倒至苏州太湖西山岛。

镜头三: 6月25日,湖北仙桃市民聚集声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户仙桃城区干河办事处,该项目因此被迫叫停。

镜头四: 7月3日,广东肇庆高要区部分群众在镇政府门前聚集,抗议建设环保能源发电项目。

采访主线:群众抵制的原因;如何解决利益冲突;未来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的展望

具体问题:

 1.与深圳、上海这样类似的特大城市,生活、建筑垃圾日产之多、处理之难,使得城市垃圾处理陷入困局,这也是日益流行的特大城市病。目前国内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卫生填埋和高温堆肥技术为主,但由于各种原因,填埋和堆肥效果慢且占地广阔,并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焚烧处理在国际上曾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处理方式,它顺应了能源回收的需求,我国也提倡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焚烧技术。但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已经发生两起群众反对垃圾发电的项目群体事件。既然作为国家提倡的技术,为何会遭到广大民众的抵制?

答:填埋不算什么技术,就是垃圾自然堆放的一种延伸,所谓卫生填埋基本无法解决占用和污染土地、渗漏污染地下水资源、排放的烷类气体是最严重的温室气体之一;堆肥的不可持续在于不能进入食物链,以及肥料的持续生产和农作物的季节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自从09年央视公开报道番禺市民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厂的事件以来,全国各地不间断有相同的市民维权或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公共事件发生。市民主张的出发点基本集中在对政府建设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在环评监控、运营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不规范,特别是大烟囱排放浓烟废气和二噁英强致癌物质的担忧。 

2.垃圾焚烧的程序是怎么样的?目前的技术水平如何,焚烧后是否会如民众担心的那样产生污染,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答:焚烧技术包括炉排炉和流化床技术,原理是通过添加部分燃料在富氧状态下实现垃圾的热氧化反应,让固态废物转化为气态废气(一般一堆固废会产生2.5倍以上体量的废气),废气经过一定的净化措施后通过烟囱实现高空排放,其余10-30%的残留物经过处理后予以填埋。

中国的垃圾焚烧技术源于90年代从国外引入的技术进行推广,目前国内已建有200座垃圾焚烧厂。国外的垃圾焚烧技术是建立在垃圾已经过严格分选后的可燃烧物部分进行焚烧减量化处理,而中国的垃圾焚烧的原料并没有经过严格分选,好比精密仪器不能处理粗狂原料的道理,出些问题是正常的。

国外的焚烧技术用于处理经分选后的可燃烧垃圾的处理成本平均为每吨500美元,但中国企业获得用于焚烧未分选的毛垃圾的费用一般不超过人民币200元(上海、北京略高),市民有理由担心如此的焚烧技术方法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3.有些居民担心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会在后期执行的过程中会由于缺乏监管导致某些程序运行不达标,在民众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污染,是否能就执行标准的问题给群众作出承诺?

答:实际上,中央电视台最近公开报道的武汉锅顶山等5座垃圾焚烧厂均存在烟气排放不达标、渗沥液处理不规范、焚烧残留物非法填埋等情况。其次,因对二噁英强致癌物质的检测比较流程麻烦,检测费用高昂,目前尚无法实现在线检测,更无从谈到在线监测和监控了。

而且二噁英的最容易合成温度区间大约为300-600度,焚烧后产生的二噁英必须经过800度以上高温方可有效的分解掉,但维持这个高温需要额外添加可观的燃料,在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下难免会有违规动作发生。

4.一些群众反映垃圾在运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空气等,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答:上海转运垃圾的时间基本在凌晨4点前完成,运输过程中密闭性要求比较严格,比较有效的减少了噪音和空气污染,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5.中国甚至国外有哪些城市在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好?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中国目前正处于大改革大发展后开始面对如何解决长期累积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阶段,在垃圾处理方面从粗放的填埋技术,到仓促发展的焚烧技术均未能有效解决垃圾处理的真正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效果, 目前为止并无特别有效实现了污染防治效果的城市存在。国家职能管理部门有理由反思是否忽略了鼓励和实质支持更多创新技术的百家争鸣,是否应该有所改变?

6.对未来我国污染防治工作的展望?

答:就垃圾处理领域来讲,逐步推动有效的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可参考台湾成功经验),加强法律法规的监控效果,从国家层面加强投入,通过鼓励和支持达到有效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创新尝试,鼓励百家争鸣,政府制定游戏规制后真正去当好裁判员和监督员。







  深入专题了解:深度解读“垃圾焚烧项目”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技术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