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对准扫描区域,“嘀”一声,垃圾箱盖打开,居民将一捆纸板投入对应箱体,屏幕上显示“重量550克,记录上传成功”,智能卡上则多了9个积分。这是自去年11月启用“智能环保屋”垃圾分类系统后,湖州市吴兴区龙泉街道骏明国际小区内的一幕。
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去年以来,湖州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目前,该市已引进美欣达、南京志达等多家环保企业在中心城区开展示范性试点。
“时尚、干净、方便。”对于小区里这个占地约10平方米、高约2米的玻璃环保屋,居民许彩凤这样夸赞。
“智能环保屋”是美欣达集团旗下的欣环卫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垃圾分类处置系统。“小区住户可向物业申领智能卡,环保屋内设备通过即时称重计分,卡中积分可用于兑换洗衣液、香皂等生活用品,极大提高了居民参与度。”该公司运营主管杨君告诉记者,除环保屋外,他们还在小区设置了厨余垃圾收集柜、定制化垃圾投放亭等设施,并向每家每户发放垃圾分类收集桶,通过“定点收集、定点存放、二维扫码、定人管理、定人清洗”的方式,实现了垃圾精准分类。
同时,借助社会化环卫服务体系和终端处理设施,各小区分类后的垃圾由不同的转运车辆运送到不同的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
湖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有助于形成居民满意、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及分类处置运行体系。
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州已建成餐厨、厨余、园林、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其他垃圾6条收运专线,中心城区499个小区、355家单位完成了垃圾分类硬件配置。去年,全市共处理城乡生活垃圾110.6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