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桐(Jatropha curcas L.)又名小桐子,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速生、耐贫瘠、耐干旱、喜高温;不择土壤,微酸性土、微碱性土或钙质土均宜生长、抗风力强;由于树木具乳汁,树木不容易燃烧;花期3-4月、果期6-7月;果实平均含油率40%以上。

全国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膏桐资源,云南最多。云南省最适宜种植膏桐的区域:海拔在1600米以下,年均温17℃的金沙江沿线、红河沿线和澜沧江上游的州(市)、县。云南省干热河谷约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热区总面积的16%,占全省总面积的3.4%。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现有野生及农户房前屋后、围篱栽培2万多亩。

人工栽植的膏桐树,定植一次可连续采摘使用30余年。定植第三年即可挂果,第五年进入盛果期。据实地调查,按60株一亩野生膏桐树计,野生膏桐树籽粒666平方米产量250—300公斤,人工栽植每亩80株,则666平方米膏桐树籽粒产量可达500—6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