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周二援引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的说法称,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电价或将综合上涨0.1元/千瓦时。
报导称电价上涨不会影响民众生活质量,只会遏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报导未提及价格上涨何时生效。

周大地说:"总的看来,电价主要的负担还不是居民,还是属於工业,我们75-80%的电都是工业用,而工业里头很多都是高耗能、高耗电的这些行业在用。"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称,中国电价自2003年以来只上涨了32%,而同期煤炭成本却增加15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代表的是中国主要发电企业和电网运营商。
尽管电力、天然气和燃油的原料成本显着上涨,中国政府近年来并未大幅提高价格。政府担忧,价格快速上涨将进一步推高通胀,威胁社会稳定。
中国年均通胀水平在9月为6.1%,10月滑落至5.5%,引发外界关於能源价格可能上调的猜测。
高企的电煤价格、不断扩大的用电缺口以及火电企业持续亏损,使得今冬明春的用电形势很不乐观。市场对上调电价、进而推进电价改革的呼声愈加强烈。
记者多方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已组织地方相关部门及电力企业研讨电价调整方案,一些地方物价部门已接到调价的明确信号,调价方案可能于近期公布。调价将会是在全国范围内普涨每千瓦时2-3分钱,并且沿袭先上调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再上调终端非居民销售电价的模式。
“目前的确存在电价上调的可能,一是因为CPI的下降留出一定的涨价空间;二是可以抑制高耗能企业等不合理用电需求,促进节能减排;三是要保护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冬季用电供应。”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适度上调电价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有限,但可遏制火电企业的巨亏状态。
深入专题了解:发改委上调上网和销售电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