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能源评论》杂志的创刊会上,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价格改革的步伐不应放慢,不能以能源需求粗放增长换来经济发展,而且在这一轮财政刺激政策中,应该警惕那些高耗能的项目上马。
记者获悉,目前在西部地区,由于地方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将电价下调,此举极有可能刺激高耗能企业重新上马的热情。据悉,发改委已经在研究相关对策。
西部下调电价可能刺激高耗能项目上马
在4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后,为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国家能源局决定开工建设一批产业拉动大的能源项目。去年12月15日,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开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在该基地启动,这是我国能源建设史上迄今为止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煤电化项目群。此外,一批核电项目也在计划开工之列。
不过,不少专家担心,中国投入4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的消息传出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一些新的高耗能项目因此可能会浑水摸鱼匆匆上马。尽管目前还没有传来比如电解铝、铁合金等上马的消息,但记者获悉,为了稳定经济增长,目前不少西部地区出台对高耗能行业的优惠电价,而此举极有可能为高耗能产业提供方便。
在2008年底,为刺激用电量的上升,内蒙古最先决定下调工业用电电价,将铁合金、多晶硅等7种高耗能产业的生产用电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降0.08元;黑色金属冶炼、有色冶金及深加工企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下浮0.045元。随后,其他西部省市纷纷效仿,宁夏、云南也相继下调了工业电价0.03元/千瓦时、0.06元/千瓦时,以期在经济增长放缓和下游需求萎缩的背景下,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关于各地方要出台优惠电价政策,周大地表示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电力行业本来就严重亏损,同时肩负非常重要的建设任务,还要偿还银行贷款,如果这个情况下再把电价降下去,电力企业的发展前景很难预料。在《能源评论》杂志的创刊会上,周大地还认为,如果单纯依靠降低能源价格来支持高耗能企业的增长,这是重复过去的老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