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后台”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昨天在会上表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不解决新能源的问题,很难完成节能减排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目前,中国每年有1300万~19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市民,需要交通和住房,这也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将持久不衰。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三。而根据中央和相关部委近期公布的建设目标,中国的铁路里程将成为世界第一,公路运输量也如此。
“中国的工业总能耗近年来虽然有所降低,但重工业的能耗却在上升,原因是钢铁、水泥等重工业行业的能源需求在上升。这也是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徐匡迪说。
据他介绍,在人均GDP 8000~10000美元的区间,所有国家都要经历一个能耗高速上升的阶段。随着人均GDP进一步增长,能耗才会逐渐降下来,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而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才刚刚超过3000美元。
今年将有促减排政策组合拳
云南醇氢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向阳昨天说:“我们目前最关心的是,国家给新能源企业和项目怎样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可以说,目前新能源、节能减排新技术大多集中在民营企业手中。但目前国家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主要的资金都投向了国有企业,希望民营企业能被纳入政策支持的范围。”
罗向阳说,其公司的情况是:10年来一直在开发随车制氢工艺,该技术能够提升车船等运输工具10%的动力、减少污染物40%以上。虽然该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但因缺乏资金,一直没有进入产业化发展的阶段。
目前,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开工不足,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企业投入不足,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今年国家将加大推进高效节能空调、照明产品的发展,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还将为中小企业、公共机构提供节能方面的诊断、融资和改造服务。”赵家荣说,此外,还将研究细化环保收费种类,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以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还将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