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成效。
1.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于2007年成立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0年调整为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黄华华省长任组长,切实加强对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的协调领导。建立健全政府节能工作问责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完善法规和政策措施。“十一五”以来,我省陆续出台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节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包括《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2005〕83号)、《印发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2007〕66号)、《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2008〕7号)等,制定、修订了《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广东省封山育林条例》、《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出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500强项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初显,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6.3∶50.4∶43.3调整为2009年5.1∶49.2∶45.7。2009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7.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4.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1%。
——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准入管理,加强新上项目的节能审查。实施财政补贴和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至2009年底,省财政共下达淘汰落后钢铁补助资金8337万元,下达淘汰落后水泥补助资金1.085亿元;对落后水泥、钢铁企业在取消峰谷电价基础上每度电加价0.2元。至2009年底,关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039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184万吨,均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目标任务。
——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十一五”前四年,我省单位生产总值(GDP)能耗从2005年的0.7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0.684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13.8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了一批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节水法规制度。
3.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
——积极实施“上大压小”政策。至2009年底,关停小火电机组1096万千瓦,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目标任务。2008-2009年,获国家核准新开工建设大型电源和清洁电源项目1626万千瓦。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核能,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至2009年底,全省核电装机395万千瓦、风电装机超过50万千瓦,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电源约占省内电源装机总量的34%。
——做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积极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通过将发电机组按能耗高低排序,确保高效环保机组多发,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小机组少发或逐步退出发电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2009年全省燃煤机组节约标准煤约90万吨。
4.积极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好林分改造、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启动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造林项目。稳步开展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至2009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1.4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6.7%,活立木蓄积量达4.18亿立方米。
——保护和培育自然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海丰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至2009年,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73个,面积179.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至2009年,全省共建成20个人工鱼礁区,形成了沿海海洋牧场带雏形。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至2009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23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357万吨,污水处理率达60%;全省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3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3.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7%;各县(市、区)基本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各地级以上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5.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认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初步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发展模式。全省政策生育率由2005年的85.5%提高到2009年的94.3%。2009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78‰,自然增长率为7.26‰,比2000年分别下降1.13和0.88个千分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深入专题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