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设
1、加大科技投入。将绿色建筑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
2、加强集成创新。在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开发应用基础上,着重推动符合中国国情、注重地域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
3、加快对引进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符合国情的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产品和设备;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进程。
4、参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一批绿色建筑研发建造企业、设计院所、科研机构对绿色建筑的技术集成、推广及应用。
四、健全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
1、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制定适合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规范、设备产品适用性评价指南。
2、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加快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实施,推广建筑能耗性能和绿色建筑性能评级,扩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范围;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手段,加强绿色建筑的后评估和运营过程的综合评估。
五、扶持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队伍发展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关键。设计的理念、质量和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绿色建筑的性能,甚至决定了绿色建筑的成败。因此,应对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的机构予以鼓励。
1、细化建筑设计收费标准,改变以建筑类型进行分类“一刀切”的收费标准,增加绿色建筑的收费专项,并对绿色建筑设计费用实施税收减免。
2、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员申请资质、升级或执业资格时,对有绿色建筑认证项目咨询、设计、建造业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加分。
3、对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成效突出的设计机构,鼓励其扩大业务范围,允许其从事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代建或BOT等业务。
4、将绿色建筑有关要求纳入建筑工程师教育培训、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资质申请等。
5、完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增设绿色建筑课程,强化职业培训和考核,建立绿色工程师、能源管理师执业资格制度等。
六、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
1、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产业化是推动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应在每年住宅建设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住宅。
2、大力推广全装修房。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可行的计划,将房地产开发业和室内装修业结合起来,强力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集成相统一,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资源浪费。
3、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制定时间表逐步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加快节能改造,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出台相应的惩罚细则;扩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4、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社区。强制将重大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超过一定面积(如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区等作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发展绿色低碳城区,推动区域性绿色发展模式。
上一页 [1] [2]
深入专题了解:2011全国两会节能环保政策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