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产业动向 >> 正文
十二五生物质能“井喷” 固、气态燃料或成黑马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1-12-27 14:37:24 用手机浏览

  非粮乙醇燃料短期难产业化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讲,生物质利用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发电。”石元春表示,“风能、太阳能、水能都可以发电。但是生物质可以做液体和气体燃料,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却不行。”

  因此,石元春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方向,不是煤和电,而是油和气。

  实际上,我国目前有10个省市作为乙醇汽油的试点,在汽油中调配10%的乙醇。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内的所有加油站都作此调配;湖北、山东、河北、江苏、广西5个省区则是部分地区作此调配。

  “现在市场的车不做任何改动,使用添加10%-15%乙醇汽油没有问题。”林海龙介绍。而据美国通用汽车的研究,一辆车花200-300美元的改装费用,就可以实现任意比例的乙醇添加。

  2001年,中国政府为了消化积压的陈化粮,批准建立四家燃料乙醇企业:安徽丰原生化、中粮生化(000930)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当时名为华润酒精)、吉林燃料乙醇和河南天冠集团,用于向中国部分城市的车用汽油里添加10%的燃料乙醇。但仅过了2年,陈化粮就被消化一空,乙醇企业对粮食的大量消耗反而被质疑“与民争粮”。

  2007年,以玉米、小麦为主的第1代燃料乙醇被叫停,各大燃料乙醇公司不得不寻找过渡性的非粮原料乙醇。木薯、甜高粱等原料成为第1.5代,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原料完全是非粮,也被业内称作第2代。

  可惜,在非粮液体生物燃料方面实在乏善可陈。2006年下发的依靠大型央企的一纸文件后,仅新建了一个由中粮建在广西的木薯燃料乙醇厂。“一批当时生机勃勃的民营非粮乙醇中小企业都被封在摇篮里了。”石元春回忆。

  据林海龙介绍,去年全国燃料乙醇的产量约是170万吨,其中150万吨左右仍是以玉米为原料,只有十来万吨是木薯为原料的非粮燃料乙醇。

  “目前政府不鼓励禁止利用粮食作物生产液体燃料,总体发展思路是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这就意味着国内发展燃料乙醇必须取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说。

  中粮于2006年在黑龙江肇东建了一个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年产500吨纤维素乙醇的中试装置。根据中粮提供的数据,以目前的工业生产来讲,7吨干燥的秸秆能够生产出1吨燃料乙醇。而目前国内每年的纤维素废弃物是6亿-7亿吨,其中玉米秸秆约是1.4亿吨。按照十二五期间300万吨燃料乙醇的发展目标,仅需要2100万吨的秸秆。

  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有3套纤维素乙醇示范装置,分别在河南天冠集团、安徽丰原集团、山东龙力科技优先公司,生产能力从几千到上万吨不等。

  萧函提醒,目前国内利用秸秆等废弃物发展纤维素乙醇的规模很小,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但是随着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在燃料获取上必然与生物质发电产生冲突。

  但在石元春看来,纤维素乙醇在短期要实现产业化并不是容易的事,“这是各国都在攻关的制高点,做也能做,就是成本太高,很难实现商业生产。”

  石介绍,纤维素乙醇的价格比玉米乙醇要高出1-2倍,“主要是酶价太高,占到整个成本的50%。”

  不过,中粮正在试图打破“无法产业化”这个固有的结论。“我们将在黑龙江,或者是其他合适的地方去建一个5万吨规模的纤维素乙醇厂。”林海龙介绍,“时间不会太久,我们正在等待发改委批准。”

  固、气态燃料或为黑马

  尽管眼下来看,生物质直燃发电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是石元春预计,固体成型燃料和产业沼气可能是十二五期间的“黑马”。

  所谓成型燃料,就是指在收割秸秆等原料的同时把它粉碎,把它变成颗粒状,或者是压成块状。颗粒状的直径在30mm以下,密度比较高,在1.1左右;块状的直径大于30mm,密度比较小,约在0.7-0.9。

  “开发固体生物质原料的瓶颈是它的松散,能量密度低和不便运输流通。”石元春表示。“经粉碎压缩后的成型燃料则可以解决这道难题,其容重与热值接近于原煤,且干净、便于运输和市场流通。”

  不过,这种成型燃料并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的发电厂。“把成千上万的秸秆粉碎成烟丝那么细,压缩成燃料燃烧,对于我们电厂来说,成本还是太高了,太奢侈。”庄会永表示。

  庄介绍,国能生物收集秸秆的成本约在240元/吨,加上打包、存储和运输的价格,也能将成本控制在300元/吨,但成型燃料块状可以卖到400-500元/吨,颗粒状则可以卖到600-800元/吨,“如果是用于出口的木头颗粒,还能卖到超过1000元/吨。”

  “当前我国成型燃料宜以供热市场为主,特别是全国几十万个中小燃煤供热锅炉因难以清洁燃烧而成为节能减排的难点,成型生物燃料替代是一种最佳选择。”石元春解释。

  此外,沼气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快速发展态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开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的时候,德国与瑞典等开发了沼气的规模化生产与工业性用途,因此被叫做“产业沼气”。

  “产业沼气生产技术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已相当成熟,商业化程度高。”石元春说,“但我国目前沼气的规模化程度和容积产气率尚低,分离纯化技术和设备刚起步。”

  不过,他认为这些都是可以很快弥补和赶上的,“预计一两年内,北京、河南、山东、海南、河北等地将出现生产经纯化压缩的车用沼气CBG的示范试点。只要扶持政策和标准制定到位,逐步健全物流系统和培育市场,产业沼气必将有个大的发展。”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王天戈:将生物质能源转化纳入国家能源战略
2012年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数据分析
世界生物质能协会主席:生物质能发展前景与利用现状
中节能自主创新破解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难题
生物质颗粒燃料前景看好 创业好项目尚欠推广
大肠杆菌有望使植物制取生物柴油成为可能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生物质能可能威胁天然林生存并推升食物价格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