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产业动向 >> 正文
标签行业巨头艾利丹尼森:后疫情时代,无线射频识别日益重要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0/10/16 7:42:47 用手机浏览

标签、不干胶、胶带、服饰的吊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其实构成一个“大生意”,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便是其中的隐形巨头,消费者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但每天都会接触到相关的产品。2019年,艾利丹尼森全球销售收入达到了71亿美元(折合477.6亿元人民币)。


如何把小标签做成大生意?10月14日,加入艾利丹尼森超过23年、去年底开始担任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的高国华对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内的媒体谈起了标签背后的生意经。


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高国华。

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高国华。


“在面对品牌商精细化和差异化的要求时,标签和包装材料加工往往很难以一己之力在市场上单打独斗,包括我们这样一家不干胶制造企业。”高国华表示,“但作为产业链中的一员,艾利丹尼森凭借在中国市场二十多年的辛苦耕耘,对中国市场不干胶行业的变化有着高度的敏锐度。”


高国华认为,“推动标签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所有企业迫切的战略需要,而艾利丹尼森的使命是帮助客户在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下顺利切入新的路径、培育新机、开创新局。”


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市场发展负责人胡家廉则多次强调新冠疫情前后市场的变化。他表示,新冠疫情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应用会被进一步扩大,起到管控供应链、溯源防伪的作用。同时,消费者的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开始更重视食品的健康安全以及新鲜的购物体验,对包装的要求会趋于复杂和严格。


他认为,从品牌商设计产品到消费者购买行为,可持续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产品包装则是体现环保理念的第一载体。


当天,这一全球顶级标签材料生产商在上海发布了多项开创性标签解决方案,并探讨行业如何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下释放潜能。


艾利丹尼森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格兰戴尔市的全球材料科学企业,于1935年6月由斯坦顿▪艾利创立。艾利当时在洛杉矶市中心一家花店的阁楼里研制了全世界首张不干胶标签和标签生产机器。



在此次发布会上,艾利丹尼森标签与包装材料大中华区产品管理总监罗敏推介了多款具有开创性的环保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耐挤压薄膜标签解决方案Flex+,该材料结合PE(聚乙烯)和PP(聚丙烯)的优点,通过材料创新,大幅提升套印与模切的性能,助力标签加工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减少资源消耗。


针对这一方案,罗敏重点介绍,客户可选择搭配CleanFlake粘胶剂技术,成为回收食品级PET“瓶到瓶”的解决方案,这是艾利丹尼森全球性的一项技术方案。罗敏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从全球角度来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级PET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法规已走在前面,所以这些方案都已经推展开,目前在中国本土的技术方案已经落地,但中国市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国际品牌沿袭国外的需求在国内做相关尝试。”


罗敏补充道,“我们的一些试点项目在国际品牌上已经实现商业订单,国内如果有好的体系和条件成熟的地方,艾利丹尼森也会做一些尝试。”


罗敏推介的第二款方案为可水洗纸质标签解决方案Wash-off。通过粘胶剂创新,此款纸张材质的水洗标签解决方案具有高粘、耐老化的特性,还可使玻璃等容器回收更便捷。只需将贴有此款标签的容器放入50℃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标签即能被轻易移除,无需碱水清洗。


第三款方案为含回收再生成分的标签材料。罗敏介绍,在确保标签加工应用中的品质与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艾利丹尼森通过上游合作伙伴开发了多款含有回收再生成分的标签面材与底纸,使废弃物获得新价值,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艾利丹尼森方面表示,其关注标签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在“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一项便是帮助客户消除70%由公司的不干胶材料所产生的废料。为实现该目标,艾利丹尼森日前还推出不干胶模切排废料和PET底纸的回收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其在中国的不干胶标签废料回收网络。
艾利丹尼森专注于设计制造各种类型的标签与功能性材料,其产品被使用在几乎每个主流行业,包括标签与标示应用的不干胶材料;工业、医药和零售应用的胶带和其他联结解决方案;服饰应用的吊牌、标签和装饰;服装零售和其他市场应用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解决方案。公司在超过50个国家拥有三万多名员工,过去的2019年其销售额为71亿美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