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产业动向 >> 正文
LED财政补贴将于7月出台 中小LED企业面临出局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12-6-19 22:11:25 用手机浏览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联盟获悉,22亿元用于支持节能灯和LED灯的财政补贴将于7月初正式出台,这也是国务院关于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政策的其中一项措施,而补贴的重点受益群则是具有竞争力的大型LED企业。

  国内LED产业这些年发展神速,五年前涉足此领域厂商尚不足百家,而今已逾八千家,大量热钱涌入,让整个产业空前繁荣,却也暗藏过剩风险,行业洗牌在即,而多位国内大型LED厂商则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至少有半数的LED企业倒闭。

  推手:政府背后的无形之手是这个行业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国内一家LED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在目前,中国LED在照明市场的份额还不足5%,但国家推广该技术的力度空前。“如同光伏行业,在初期,LED的成本较高,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很难在短期内打开市场,这主要靠政策来影响市场。”

  根据中国《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显示,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LED照明产品占通用照明的30%;重点培育20~30家龙头企业,将建成2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50个“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城市,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

  “目前LED才刚走进室内照明行业,在未来三五年内,将是LED商业照明的大范围应用时期,而在五到十年内,将会全面普及在家居照明方面,现在LED灯的成本已比五年前下降了10倍,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到2020年,全球70%的照明将采用LED。”飞利浦照明LED灯泡事业部研发总监刘烨对记者说。他认为,也正是因此,政府还和企业都看中了LED的前景,重兵集结于此。

  江苏扬州一家LED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该市这两年拿出了数亿元的财政补贴来扶植LED产业发展,几乎是倾全市之力。根据规定,凡企业购买LED外延片生产用的MOCVD设备,将提供一千万的现金补贴,其中,机器到位后补贴40%,试生产补助30%,剩下30%的尾款将在量产后全部付清。

  根据扬州市的计划,第一期补贴金额为25亿元,力度极大。据上述人士表示,因为此前在光伏行业,无锡、苏州都有颇具规模的产业链,而地处苏北的徐州也建起了光伏上游产业,唯独扬州在这个火热的新能源行业没有建树,“这让领导很窝火,势必要求在刚兴起的LED产业占一席之地。”

  在扬州之后,效仿者甚多。广东江门市也对LED的设备进行了大肆补贴,数额与扬州等同,不仅如此,还对项目的土地等另有优惠,而安徽芜湖市先与厦门三安光电签订了120亿投资项目补贴的协议,随后再与上市公司德豪润达签订了60亿元的芯片项目的补贴计划。

  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地方政府基于政绩工程的背后推手,虽在初期阶段催生了行业繁荣,“但也让这个行业在刚开始就已充满了泡沫”。

  鏖战:LED虽尚在起步阶段,但却已引起中外资本激烈争夺。

  飞利浦照明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梁汉峰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该公司全球的另一个本土市场,近年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去年,公司在LED业务上的增长超过了100%,我们计划2015年前将在中国开设1000家时尚灯饰馆来力推LED产品,届时LED业务将占整体业务量的50%。”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飞利浦一直在以有偿付费形式向多位照明企业提供LED技术和相关专利。目前在全球范围已有200家企业获得了该公司的生产许可,其中包括中国企业,飞利浦人士认为,向其他企业提供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培育市场,既能给行业制定一个标准,也能扩大该公司在芯片等方面的销售。

  同为照明行业巨头的欧司朗也于近期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脚步,其在无锡建设的LED组装厂,将于明年年底投产,而松下电器在杭州的LED光源工厂也将近期扩大产能,而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LED光源已占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

  与飞利浦、欧司朗这些传统照明巨头相比,国内新近的LED照明企业大致分为两种企业转型而来。一为传统的半导体厂商,向LED的上游外延片、芯片转型,这些厂商缺乏经验,只能生产小功率的低端领域;二为传统的照明企业开始涉足LED产业,这部分企业原先生产传统的灯具,在技术上没有积累,也因此产品质量并不稳定。

  在LED行业,上游为芯片、蓝宝石原料等;中游为封装、模块;下游为灯、灯具、系统应用,其中上游占70%利润,中下游只占30%,也因此上游的制造环节的门槛最高,主要核心技术掌握在日本的日亚、东芝,美国科锐等公司,技术全面的飞利浦则是上下游通吃,做全产业链化,而国内企业却是技术缺失严重。

  不过国内企业虽技术与外资相差甚多,但依靠价格战在本土市场也仍有一席之地,也成为地方政府采购中的大户。在近期的广州照明展上,飞利浦打出了99元一个LED节能灯价格,随即上海一家企业打出100元3只LED灯的超低价格。

  但一位照明行业协会人士表示,国内有一些廉价LED灯具实则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在使用寿命、稳定性等方面无法与外资产品相比,“很多标榜LED的多是噱头,质量较差” 。

  出局:补贴政策虽好,但与中小企业无缘,它们出局的脚步已近。

  佛山照明一位人士说,目前全国的八千家LED生产商,90%以上都是小型企业,无任何核心技术,产品也是拼凑的,有的无非是为了骗取地方政府补贴而存在的,目前从上游到下游,产能已经出现严重过剩。“第一批倒闭的自然是那些没有政府背景的小企业。”

  该人士表示第二批倒下的将是虽有地方政府支持但却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企业,他认为,地方政府虽然能给这些企业在资金、土地上支持,甚至愿意以政府采购的形式买单,但终究实力决定一切,在激烈的竞争中,倒闭还是在所难免。“据我了解,很多企业虽有政府作为靠山,但产品库存严重根本卖不动,资金链早已到了断裂的边缘。”

  去年,广东省曾披露的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在LED产业引起轩然大波,超过一半的LED路灯及LED路灯用光源控制器产品质量不合格。据一位上海照明企业人士分析,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降低成本,大量采用劣质芯片生产出来的,二是被采购方多是当地的一些企业,即便质量很差,但政府为了照顾本地产业,还是照单全收。

  上述人士认为,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只能使这些企业获得短暂残喘,加深政府财务黑洞。“我曾调研过一些本土照明企业,他们每年的研发费用,过亿元的很少,大多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是零,这样你怎么和飞利浦、欧司朗等这样的国际巨头抢市场?”

  刘烨就向记者表示,飞利浦每年在LED灯研发上的投入有数亿美元之巨。其中他去年参与研发的一个LED项目获得了美国能源部“L Prize”竞赛奖,还受到了1000万美元的奖励,但此项目飞利浦动用了120位工程师,历时数月,因此这笔奖金与研发成本相比,仍显微不足道。而在这种国际大赛上,却一直难觅国内厂商踪影。

  一位广东大型LED生产商表示,目前的过剩只是相对的,因为本土产品质量好的还是供不应求,质量差的又太多,“这肯定要经过一轮洗牌,大量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而未来几年市场的主流将是飞利浦等这样的外资巨头和国内大型LED上市公司。”

  “去年在广东东莞、深圳一带,就有数百家照明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资金短缺而倒闭,而这才刚开始,目前至少有一半的中小企业很难熬过今年这个冬天。”上述人士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两会”节能献策利多齐发 LED产业未来商机可观
数十家LED企业排队上市 IPO迎战照明爆发
GLII发布2013年中国LED路灯竞争力10强企业
LED照明企业难招商 战略或将转移县级市场
补贴转向LED等高效照明产品 商用照明前景广阔
LED行业腐败滋生 吸食“财政鸦片”将走下神坛?
LED国家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或加速行业洗牌
LED行业现重组浪潮 洗牌加速三角债蔓延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