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仍是经济增长“火车头” 环保领域投资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3-30 15:01:18 用手机浏览

 近期,全球都在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担忧中国能否保持改革势头,以国内消费和服务业为基础,向新增长模式转型。

      作为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中国的确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但不能简单地拿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判断中国的增长潜力,2010年后出现的减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外部及周期性因素所致。因此,各方面依然对经济长期发展轨迹抱以极高的信心。具体目标是,“十三五”期间保持年均6.5%以上的增长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未来几年,由于外部需求可能会出现疲软,中国能否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取决于国内需求形势。正是因为在投资和消费两方面都存在良好的机遇,决策者才敢于表示,虽然面对经济下行,但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仍比较大。

      首先,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发展机遇依然巨大,而且相关投资会带来较高经济回报。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有充足的机会实现工业产能升级。中国在向中高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将面临许多投资机遇,比如特种钢材、精密机床、先进设备等领域;中国过去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和港口,目的是促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然而,像地铁和污水处理系统这样的城市内的基础设施却严重不足。投资这些领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济效率并产生较高的社会、经济回报;中国亟需投资环保领域,以解决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需要在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投资。

      其次,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国的财政资金仍很充裕。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债务总计不到GDP的60%。相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100%的比例,中国有充足的财政空间支持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针对地方政府的债务期限错配问题,中国财政部已经明确额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长期基础设施债券进行置换。在必要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采用另外一轮扩张性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中国的家庭储蓄占GDP的近50%,属世界最高水平。政府可以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撬动私人投资,包括利用公私合作(PPP)方式建造基础设施;中国拥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数量居世界首位。

      同时,中国发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全球经济,除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还将帮助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强化自身经济实力。由此可见,中国仍有能力依靠国内投资和消费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同时贡献全球每年增长的大约30%,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