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2016年污水处理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4-4 17:30:35 用手机浏览

目前,中国水环境服务合同等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缺乏专门规范水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水环境服务业标准体系、市场监督体系不完善,市场不规范,企业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导致行业发展受到障碍。

行业标准亟待提高

目前中国的污水排放行业执行的是2013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根据该标准,最高的一级A排放标准仅相当于地表水的劣五类,而且国内相当部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无法达到一级A。也就是说,即便各地都实现了生活污水全处理的理想状态,也难以达到改善和修复城市水体的目的。即使在这样的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厂依然普遍存在超标排放,甚至部分污水处理厂沦为污染源,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

配套管网建设落后

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后,中国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提到大幅提高,但配套管网建设落后制约了处理能力的释放,污水排放标准偏低造成了水体水质的污染。因此,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将突出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水平低

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水平较低,这一方面体现在价格上,一方面体现在运营主体上。价格方面,中国的污水处理价格由物价局决定,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虽然各地在污水处理费标准的制定上都会考虑设施运行、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禀赋,但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准公益性行业,必然会兼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这就决定了其价格不能完全的由市场供需决定,利润必然在较大程度上向公益性妥协,因此目前中国各地的污水处理价格普遍偏低,而从事污水处理业务的企业若要实现自身盈利主要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发展多元化产业,降低经营风险;扩大企业规模,开拓市场,实现规模效应。运营主体上,目前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仍以国有区域性水务公司为经营主体,这类公司普遍自主创新性及技术升级的积极性较差,多依赖政府补贴,制约行业整体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