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在海口市政花园小区看到,海口供电局员工正协助物业人员将数十个沙袋堆积在小区地下停车库入口。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时期,该小区位于地下二层的配电房惨遭水淹,小区因此断电长达7天。
“配电房一旦泡水,需要先抽水、排水、烘干设备、抢修更换损坏的配电设施,复电用时比较长。”海口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主任施寅跃表示。正因如此,在“威马逊”之后,海口供电局建议新建小区将配电设备建在地上,提升新建小区供电设施的抗灾能力。同时该局全面梳理了全市68个易涝小区,督促其中43个小区完成改造,将配电设施迁移至地面,消除泡水隐患。
位于海甸岛人民大道八菱小区是完成改造的小区之一。该小区地势低洼,在地下停车库的墙壁上,四年前泡水痕迹依然可见。“威马逊”之后,该小区在供电部门指导下将配电房搬到了地面,且垫高约30公分。改造后,该小区配电设施经受住了“天鸽”、“莎莉嘉”、“海鸥”等台风重重考验,再没泡过水。小区业主周先生说,当初把配电房从地库搬上来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暴风雨来再也不用担心受怕停电了。
目前,易涝小区中还有25个小区配电设施未进行升迁改造。记者采访发现,未改造原因主要集中业主积极性不高、物业公司更换频繁、资金紧缺、用地紧张等方面。市政花园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根据该小区的供用电情况测算,地上配电房建设需花费约200万元,占地则需近百平方米。记者在小区内随机问询,部分业主并不愿意出资。
据了解,针对此类配电房仍在地下的住宅小区,海口供电局日常加强小区用电设备安全检查和风险防控宣传,主动上门检查配电房和应急发电设备,协助小区采取过渡措施加以防范,比如,今年8月配电房被泡的锦地翰城小区,加高了配电房围墙。同时,与小区物业建立联动机制,做好小区一旦停电应急发电车接入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