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其中,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
许多行业人士认为,由于光伏发电目前的发电成本尚高,完全依靠市场驱动,光伏产业将举步维艰,所以政策扶植成为当前推动光伏市场的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着手点是“上网电价”政策的完善问题。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方面起步最早的是德国,他们在2004年实施了经过修订的“上网电价法”,施行购电补偿,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政府给予为期20年不同等级的补贴。购电补偿的推出成为德国光伏市场增长的催化剂,短短几年后,德国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尽管目前遭遇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推力仍在延续,有的政府补贴力度还在加大。
中国虽然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明确规定了“上网电价”和“全网平摊”的法规条款,但法规的实施细则尚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太阳能发电是新生事物,落实到具体政策上,怎么上网、怎么定价,政府、电力公司、企业都没有经验,需要探索总结。”施正荣说。
不过,对中国光伏发电的前景,施正荣仍充满信心。他预测,通过产业链上游多晶硅价格的下降和产业的技术创新,尚德有望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度电1元钱的目标。他说:“当光伏发电成本与火电持平,我们有理由相信,光伏市场将具有无限的成长空间。”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