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北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及关键问题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09-5-5 10:19:13 用手机浏览

  2. 产业内部分工不清晰,没有形成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

  总体上看,同一行业内的节能环保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还是零散的、自发的、非组织化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还不很清晰,缺乏高中低端产品分级与配合,同一行业的不同规模企业在同一层面上开展过度竞争,大中小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在产业链上分工协作的组织形态,龙头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各个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独立、分散地对外提供节能环保的科技咨询、技术研发、产品供应和工程实施等服务,相互之间缺乏配套与协同,缺乏面向节能环保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整体解决方案。

  例如,对于既有的公共建筑来说,其节能主要涉及到能耗检测、节能评估与诊断、节能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与施工、前期调试和管理运行调节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相应的研发成果和产品,各个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在各个环节上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服务,但是相互之间的技术和产品缺乏协同和集成,尚未整合成为面向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全面的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单个企业很难具备向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基础和能力。

  3. 技术、产品的示范与应用推广不足,市场认可度不高。

  北京市科研成果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节能环保技术水平也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比例仍较低,本地产业化率不足10%。在节能环保领域,目前有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由于可靠性不高、针对性不强、产品设计阶段缺乏多因素的系统配套考虑等原因,导致市场认可度不高,其应用推广受到很大的制约。

  例如,在石化行业传统润滑油节能降耗改造中,目前很多节能方案只是针对“糠醛精制——酮苯脱蜡——白土补充精制”整体工艺中的某一工艺环节进行节能改造,而没有考虑到全工艺路线的整体流程,“只及一点,不及其余”,造成局部节能效果比较明显,但却影响了整体工艺的稳定可靠运行,有可能导致潜在损失远远超过节能效益,使用户对采纳新技术失去信心。

  4.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既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层次,又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节能环保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但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形式化,一般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为目的的居多,缺乏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缺乏稳定合作机制和持续有效的内在动力。

  产学研合作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的合作上,而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联盟、共建科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等战略层面的合作还比较少。调查表明,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创新的类型主要是常规技术咨询(37%)和合同委托开发(33%)。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一般由企业出资金,高校和科研院所出技术和人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研发。许多大中型企业到大学和科研院所寻求合作,仅对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有兴趣,而很少关心那些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4年度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单企业名录
北京银行“节能贷”解决节能服务公司资金瓶颈
近五年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201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值突破2000亿 增幅达30%
李兆廷: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需要政策持续给力
节能环保产业已进入生死角逐的市场竞争阶段
节能服务业融资难有所缓解 需突出产业价值
未来五年北京市预计投入近万亿元治理大气污染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