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新能源过热:关键技术靠进口 生存靠补贴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09-7-25 18:43:09 用手机浏览

  据姜鑫民介绍,目前全国大概有18个省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另外有接近100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他表示,这样“一窝蜂”的发展,不但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将来也会对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上马新能源项目,或者重复建设产业链,致使某些产业刚刚起步,就已出现发展失衡或盲目发展。

  李俊峰也提醒说:“目前社会对新能源的热情很高,市场需求也很大,但是应该避免利益驱动下的盲目发展和一哄而上等问题。”

  长远发展需规划 建议:设定“准入”适度发展

  “大的方向来看,发展新能源是趋势。有了政策的支持和市场资源,企业的热情高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坚持有序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有行业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这样的发展时间不长、技术和市场环境等还有待完善的新兴产业来说,科学的规划和理智的发展尤其重要。”姜鑫民说。

  李俊峰表示,我国目前的技术研发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当然这跟我们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比较弱有关系,我国新能源关键技术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的。不过他希望这些部门和企业,都应该在技术研发方面有更多的投入。

  李俊峰认为,从政府来说,出台这种新能源的振兴规划时,应该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给企业一个方向性的指示,而不是一个无限大的目标。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适度发展,有序发展,有控制的发展,不能让市场过度膨胀。

  姜鑫民则建议,国家在发展新能源,审批项目的时候要设立一定的标准,避免不计成本的、不计投资效益的无序竞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还应当明确向企业告知项目上马的潜在风险,给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让企业在信息透明,有充分风险估计的氛围中竞争和生产。

  另外,行业协会也应当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利用手中的资源给企业以更多的指导,调控市场均衡,保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时,绝不能重复在其他行业中出现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更应走科学发展之路。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孟宪淦:储能或可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利用加速 产业化仍需时日
恒大新能源产业香港借壳上市 多元化战略再加速
报告称2012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2440亿美元
一季度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下降22% 中美均下降
孙桢:未来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在于惩罚高碳
李碧浩:清洁技术领域将成创业者新的掘金热土
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升温 秸秆成本控制是关键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