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人物观点 >> 正文
曾武:节能服务产业即将面临洗牌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10-2-27 9:55:46 用手机浏览

  与客户的节能计量纠纷频发、准入门槛过低导致无序竞争、相关法律和金融体系不完善以及不被相关企业承认和重视、推广无门,这是节能服务业内戏称的“四痛”。

  痛归痛,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据了解,“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形成了上千亿的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目标也“不会低”。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节能的贡献率将达80%。

  1997年国家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实施了“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节能服务公司应运而生。如今这个行业已经初具规模,2009年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服务公司就达到502家。

  2009年,仅中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环保)的节能服务合同额就高达5亿元,而他们未来的目标是将节能服务业务跃升到5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这还只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节能服务公司。“未来我们会更加重视发展节能服务,配置更多的资源、用更大的力度推动产业的发展。”中节能环保总经理曾武说,他们的底气,来源于国家即将颁布实施的《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记者获悉,这份节能服务企业翘首企盼的《意见》,内容涉及到财政奖励、税收优惠、行业规范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批示,有望近期发布实施。

  不过,目前我国从事节能服务的大部分企业规模都不大,多数为民营的中小企业,往往只着眼于某一项节能技术,其中更不乏无厂房、无设备、无固定资产的“三无”企业,而大型国有企业鲜有问津。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央企,曾武深有体会。“大型企业不进入这一领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大型公司做节能服务项目的合同额都很大,单个项目的合同额都可能上亿,而财政奖励不明确、税收政策不配套,企业如果进入,就会面临很多不可控的风险,出现任何问题,由于没有政策保障造影响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意见》一旦出台,一些政策障碍得到解决的话,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将迎来更多大型国有企业的加入。”在曾武看来,以此为起点,一场围绕中小企业的资源整合和重组在所难免,节能服务产业洗牌时刻即将来临。

  在曾武看来,大公司的进入将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和内部资源的整合,对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随着产业的逐步规范,可能有一些小公司就会被大公司兼并收购,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和重组必然展开,现在这样的趋势已经显现——很多中小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等模式,已经加入到大型企业的队伍中来了。

  据记者了解,按照工信部对工业部门的“十二五”节能规划,预计工业能耗届时将占全国能耗的70%。“做节能服务资金和技术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工业节能项目规模以及资金需求都比较大,项目资金可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这对于往往只拥有某项技术的中小企业来说,不足以支撑一些大项目。”曾武说,大企业整合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需要。

  不过,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节能服务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对于一些相对分散以及规模较小的用能企业的需求并不小。“中小企业更多的在楼宇节能改造、照明节电等这些项目有优势,虽然目前的工业节能占到节能服务的很大一个部分,但随着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比重逐步下降,工业以外其他领域的节能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曾武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4年度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单企业名录
北京银行“节能贷”解决节能服务公司资金瓶颈
近五年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201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值突破2000亿 增幅达30%
李兆廷: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需要政策持续给力
合同能源管理同质化竞争严重 技术服务是方向
节能环保产业已进入生死角逐的市场竞争阶段
节能服务业融资难有所缓解 需突出产业价值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