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3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集体采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将出席集体采访并回答问题。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有记者提出:“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往往利润大,企业负责人的政绩可能比较突出,‘调结构’、产业升级换代等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间内就容易导致企业负责人的政绩和职工收入方面受影响,因此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积极性不高,请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谈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李毅中指出,把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源的消耗上,对于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和污染,是不能持久的,是不可持续的,是难以为继的。从企业自己来讲,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一个主要途径,单位产品能耗是多少标准煤?是多少油?用了多少电?这个要直接计入了你的成本。你只有把这些单耗对照国际、国内的先进标准降下来,达到国内、国外的先进标准,成本就下来了,产品的质量就上去了。”
李毅中指出,除了能耗还有一个物资的消耗,炼钢还有一个矿石的消耗,还有化工原材料的消耗。所以节能降耗对企业来讲,是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至于说减排还要治污,减排还要排,排出去的东西还要治理,更何况历史上,很多排出去的东西,像重金属,排出来以后会造成污染,还要治理。所以,减排还要治污。从国家来说是节能降耗,对工业、企业来讲,四个字不够,要做到八个字,“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前四个字涉及到你的效益,你的成本的降低,后四个字涉及到你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这都是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我想我们的企业家、高载能行业的企业家,会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方面做出贡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