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全国两会上,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价格政策成为参加新能源业内与会代表的关注焦点,但业内人士认为,光电上网定价可能还需一两年後才会出台,目前尚需在降低发电成本、完善运营管理和配套政策方面做更多酝酿。
今年两会将要审议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称,未来五年将建设"高效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新组件,实施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等",但对于光伏发电上网价格的计划却只字未提。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上网定价的事情政府还没有定论.我觉得不可能(未来)五年都搞特许权招标,个人觉得明、後年吧,会出台固定的上网电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认为,在新能源发展早期,国家的投入和政策扶持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新能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它发展早期市场规模比较小而初始投资比较大,这一切都意味着它的电价比较高。
在去年第二批28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最终中标价格为每度电0.7288元人民币.但当时业内估算,能够保证8%内部收益率的电价至少要在1.15元左右.该报价之低甚至让能源局官员也大跌眼镜.。
目前国内仅有江苏省出台了光伏发电固定电价政策,其2009-2011年并网定价分别为每度电2.15元、1.7元和1.4元.但中国最优质的光照资源主要处于西北和大西部地区,国内大量市场在外的光伏装备企业急需打开这一广阔市场.
中国目前九成以上的光伏产品都出口国外.随着多晶硅原料产能不断提高,此前光伏业界一直疾呼"两头在外"(原材料多晶硅和终端销售都依赖国外市场)的痼疾目前已有改善,但国内市场只要一天打不开,光伏装备业就只能终日看国外市场脸色行事。
中国风电在经过长达六年的特许权招标後,于2009年出台了固定并网价格政策,而2010年中国就以41.83千兆瓦风电装机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由于电网建设大幅滞後于风电场建设,造成大批风电难以并网,成为发展风电的一大瓶颈。
孟宪淦也提到,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台电价政策,可能会引发投机行为并危及行业发展,政府也不希望市场突然开辟後大家都来淘金.光伏市场的有序发展必须要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
固定的光伏上网价格意味着国家必须出面平衡电网和发电企业的盈利.中国火电占比高达八成,光伏发电成本较之常规电价高出近一倍,需等候技术进步、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化,使得成本进一步压缩後方为出台固定电价良机.
不过孟宪淦也表示,光电上网电价政策出台时机应不会超过十二五,"如果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出台光伏上网电价的话,2015到2017年欧洲发达市场预计都能做到'平价上网'了,我们到那会儿才出来上网电价就太落後了."
现行的特许权招标"价低者得"的规则,已造成两轮招标出现以远低于成本价格竞标的现象,并不利于政府通过招标掌握合理的成本趋势.其他光伏项目由政府"一事一议"的方式,也不利于业界形成正常的价格机制。
孟宪淦也分析称,国家不贸然出台光伏上网电价政策,也是有意控制国内光伏发电规模的增长步伐,其政策思路在于十二五期间把国内光伏产业链培育完整,并把光电运行管理体制理顺.
深入专题了解:发改委上调上网和销售电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