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我国首家低碳功能区出炉:概念很美 评价很难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1/9/5 10:12:30 用手机浏览

  噱头很足,辐射较窄

  地处铜陵、池州两市中心城区之间的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个国家级示范区。区管委会副主任袁之应表示,首个“Z区”作为中国低碳功能区的标杆作品落户江南产业集中区,对整个区域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

  他认为,首先,“Z区”的设计理念和概念,会深刻影响整个区域开发的理念;其次,在“Z区”内产业园落户的大多数是世界500强企业,这将大大提升江南产业集中区的产业竞争力;第三,“Z区”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品牌以及影响力,对整个区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悉,在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落地的“Z区”仅仅是中国“绿色理想城”低碳建设宏伟蓝图中的第一站。当Z区建成后,中国安徽将拥有集世界最先进的低碳科技与完美区域布局规划于一体的“绿色理想之城”。

  “政府部门集中力量做一件事肯定能做到,但目前在安徽省打造低碳功能区主要得看有没有推广的价值和辐射整条经济带的可能性。”朱守先说,利用低碳功能区打造明星企业、明星区,势必会对工业园区有带动作用,也能见效明显,但这样的低碳功能区能否在皖江城市带一直做下去,却很难说,更难讲能够全省推广、助力安徽省顺利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实现经济结构性转型。

  名声很响,落实有限

  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表示,一年前公布的“五省八市”经过一年的打造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进展并不那么理想。“感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方案和进展,都是粗略框架 , 没有落实到 具体项目和工程上。”上述人士说。

  “无论是低碳功能区、低碳城市还是低碳省区,都不应该只是个称号或名誉,‘十二五’时期低碳发展不应再继续炒作概念,而是要真正从具体项目工程建设开始考虑。”朱守先指出,无论是像Z区项目这样遍及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出于拉动经济目的联合研究机构自行打造的项目,还是如“五省八市”低碳试点一样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级试点项目,真正落到实实在在的工程项目上的,实在有限。

  他认为,有些城市基础并不是特别好,人才、技术等方面并不具有相关的资源政策优势,打“低碳”这张牌,可能有政策、资金方面需求和考虑。但经济发展都是有阶段特征的,全国600多个城市不可能都成为低碳试点,发展水平都一样。而即便被批复为国家级项目,一个“低碳”的称号或荣誉也无法长时间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和基础。

  他同时建议,地方政府与其扎堆“低碳”概念,不如踏实去做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等方面的项目。“像‘五省八市’试点,只有发改委的政策支持,没有资金支持,但是‘节能减排’试点则因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国家有财政支持。”他说,目前城市发展谈“低碳”,应更多是从技术和教育的角度出发。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低碳研究中心主任杜少牧对此也表示,低碳功能区在未来的大量建设,一方面将对我国实现节能指标作出贡献,最重要的是将改变人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改变人们的很多习惯,而这些习惯的改变给地球带来的是更少的消耗、更少的伤害、更多的建设、更多的美好。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将在水利能源交通环保等多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发改委:深入推进能源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发改委:供需形势仍处紧平衡状态 不会出现大规模
发改委批准建设国内首个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
发改委部署2016年环资工作八项任务 推进节能降耗
发改委:农村沼气从小做大 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发展 综合
发改委:力争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发改委:去年共推出62项节能国家标准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