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日本震后评估报告称其或修正25%的碳减排目标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时间:2011-9-5 11:49:45 用手机浏览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薛进军和日本某证券公司基金经理薛冰在日本“3·11”灾后第一时间,以日本主要媒体及国际机构、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数据为基础,推出了这份《日本“3·11”全影响:数字化评估报告》,详细评估了巨灾对于日本经济、全球能源市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独家提供给《望东方周刊》。本期刊出第二部分,评估灾难对于全球能源市场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及对于政府治理的教训。

  日本已面临能源安全困境

  这次震灾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

  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90%的化石能源依靠进口,目前的能源结构为:天然气30%、煤炭25%、石油7%、核能30%。因此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为了实现承诺的25%的温室气体削减的目标,日本政府已计划新建9座核电站,到2020年将核能发电的比率提高到40%,但这次核泄漏事件打乱了日本的核电计划。为了核电安全,政府必将重新修订核安全标准和核能政策,而这需要相当长时间,再加上核电站事故引起国民日益渐进的反对,甚至一些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示威,估计日本近期已不大可能迅速增加核能。

  而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日本会有几种可能选择:第一,重新开启已经关闭和停运的火力发电站;第二,为了提高火力发电能力,增加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第三,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第四,加快开发节能与储能的技术和产品。

  但是,短期内,发展新能源存在技术不成熟、智能并网问题没有解决、新产品成本太高、周期太长等问题,一时难以应急。因此,日本有可能先增加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的进口。据预测,近年日本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将以5%的速率增长。然而,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却因利比亚问题出现波动,短期增产不太可能。因此如果日本增加原油进口,会对世界能源市场产生冲击,引起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而能源上涨又反过来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日本对能源进口需求大增,也可能导致与新兴工业化国家产生能源竞争,而对能源的争夺又可能会引起领土(如东海油田和钓鱼岛)和区域争端,加剧国际局势的不安。这些都会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日本“可能会修正25%的减排目标”

  作为防止地球暖化的对策,日本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要在1990年基础上,到2020年削减二氧化碳排放25%。曾提出过著名的碳排放计算“茅计算式”(又称卡亚模式)的日本学者茅阳一尖锐指出:25%目标只是政治家的许诺,实际上最多只能削减16%左右,而且边际成本巨大,如果一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核能的大发展和同国外的碳汇交易。

  25%的减排目标在日本国内早就受到过强烈的抵抗,比如日本最大的产业组织“经济团体联合会”(简称“经团联”)就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产业界最多只能完成18%。

  这些反对意见动摇了日本政府的立场,导致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不断后退,被迫放弃气候谈判和节能减排的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去年的坎昆会议上反对延长曾引以为豪的《京都议定书》。

  本次核泄漏事故严重地影响了日本发展核能的计划,使其很有可能无法实现2020年将核能提高到40%的目标,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能发展的减排目标。

  日本环境省事务次官南川秀树4月3日表示,日本在南非气候谈判会议之前“可能会修正25%的减排目标”。如果真的如此,日本的气候变化政策将会进一步倒退。不仅会降低减排目标,而且会在《京都议定书》延长问题上采取强硬的态度。日本曾与欧盟一样,要引领国际减排的风气之先,但现在看来,日本在未来国际气候和减排目标谈判上可能会刮起“逆风”。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政协委员冯丹龙:建议建立绿色增长国家战略
“经济新常态”趋势变化:启动“新常态”绿色引擎
严格守法是中国节能环保工作的底线
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中欧共探未来之路
“绿色信贷”为何专门力挺能效行业
未来3年重点地区将压减烧煤8300万吨
北京加快企业碳排放报送进度 核查机构展开竞争
第八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在京举行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