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财政未来五年将投入新试验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时间:2011-9-5 17:03:49 用手机浏览

  张少春:我国内贸流通环节较为薄弱,特别是流通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流通成本较高、流通方式较落后等问题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消费的扩大。“十二五”期间要从消除上述瓶颈入手,着力建设高效、通畅、安全、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体系。

  一是支持建立现代农产品(14.38,-0.49,-3.30%)流通体系。支持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集约化与组织化程度,并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提高流通效率。

  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和销售服务体系;培育大型专业化批发商,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加大对国内物流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

  三是推进公路收费改革。加强对收费公路的成本核算与监督,改革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降低全社会流通与出行成本。

  支持服务业大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得到广泛认同,下一步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作怎样的考虑?

  张少春:服务业发展对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以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分别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发达国家水平20和30个百分点,且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十二五”期间推动服务业发展繁荣,要在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与促进服务水平大提升上下功夫,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财经国家周刊》:财政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许多地方进行了试点。其支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张少春: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工业生产过程提供保障和支持的服务行业,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目前,中央财政以园区试点为主要方式,加大对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19.5亿元,支持北京中关村、辽宁沿海经济带、武汉东湖、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等6个地区或园区开展综合试点。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的办法,采取先试先行、集成政策、整合资金、重点支持等方式,以城市为载体,以园区为抓手,加大对公共平台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咨询、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软件、研发创意等业态聚集发展。

  “十二五”期间,财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增大,如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启动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未来三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5亿元,连同地方财政在内财政资金总投入将不少于30亿元人民币。

  《财经国家周刊》: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受关注较少,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财政将率先支持哪些生活性服务业?其目标是什么?

  张少春:生活性服务业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其发展质量的提升将开拓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社会消费热点,显著提升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中央财政不断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

  目前,我国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很大,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为发展上述生活性服务业提供必要的培训与场所,并注重加强服务监督,实行资格认证,规范行业发展。在当前阶段,要抓好城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9亿元,支持172个城市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支持在全国开展家政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推动“绿色中国”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形势较为严峻,财政可采取哪些手段对节能减排工作加以促进?

  张少春: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既要继续加大投入,更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促进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

  要抓好已有的各项工作落实,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署,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在工业、交通以及建筑等重点领域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财政对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实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启动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等,通过包括试点示范在内的各种形式探索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对现有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的整合应用,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进展情况如何?

  张少春:为了加大节能减排财政资金政策整合力度,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第一批选定了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吉林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八个示范城市,大力推进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业发展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格局,在示范城市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为其他城市节能减排做出示范。

  《财经国家周刊》:发展循环经济可有效降低资源消耗,中央财政将从哪些领域推动其发展?

  张少春:以资源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困局。经国务院批准,今后财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2011年主要支持甘肃全省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进行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二是推动重点领域清洁生产工作。三是加快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在北京市朝阳区等33个城市(区)启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四是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资源再生利用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财政政策在环境污染治理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可起到什么作用?

  张少春: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仍较为突出。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国土江河整治,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将切实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一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连片整治示范的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二是加大对重点湖泊河流的整治与保护,2011年安排50亿资金支持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安排9亿资金集中支持抚仙湖等重点湖泊保护示范;三是大力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四是加快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将排污权有偿取得及交易试点范围扩大至10个省,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工信部将推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16年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
湖南工业超额完成五年节能任务 能耗下降率居中部第一
兰州下发《2016年兰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倡议书》
云南实施百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 总投资33.89亿元
舟山:建筑节能新举措——合同能源管理
国家考核组到四川省检查“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韩晓平:“十三五”应继续坚持节能优先发展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