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7日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案》,到2015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业内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形势虽然严峻,但也存在重要突破口和机会。
形势严峻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长达约1万字,包括50条具体要求,涉及12个方面,包括: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每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备受关注,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临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7月29日,发改委发布的《各地区2011年上半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地区一共有16个,其中内蒙古、江西、河南、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最高级别一级预警。发改委表示,与一季度相比,5个地区预警等级提高,节能形势趋于更加严峻。
而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高耗能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速,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2.2%,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环保部对今年1-4月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的调研也显示,“十二五”新纳入总量控制的氨氮和氮氧化物等两项污染物的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十二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削减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而高耗能产业的产能反弹,对节能减排发出了预警,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背负重大压力。
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税费改革成为关键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除了技术节能、关闭落后产能等措施以外,到了减排末期,还有很多地区被迫采用了拉闸限电的做法。这使得新一时期的能耗指标极易出现反弹。
工信部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已经显示,高耗能行业增速回升,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2.2%,回升幅度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回升幅度。
业内人士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后续节能减排的重要突破口。虽然通过行政手段有步骤、有计划推动节能减排的方法在我国仍将长期发挥作用,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如果没有突破,后续节能减排将会越来越难。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