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汇集环保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央行等多部委意见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历经五稿,即将提交相关部门会签。
一位参与《规划》制定的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各部门意见尚未统一,环保业界期待的财税、土地扶持政策条款虽将有新突破,但不会有实施细则,更多的是“宏观政策方向”的表述。
用地用水税收等优惠政策细则难出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首个国家级五年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经多个国家部门论证。该人士称,《规划》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水资源税、排污收费等领域将有利好环保企业的政策出台。
只是这些利好政策多是“宏观政策方向”上的。知情人士称,在前几版征求意见稿中,国家发改委曾希望将一些用地、用水、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详细内容纳入,但相关部门认为上述内容“太具体了,容易自缚手脚,或者不便操作,要等下次再慢慢研究”。
一位参与《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编制的专家呼吁,应加紧制定面向环保产业,包括财税、金融、信贷、用地、用电、折旧、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我国环保产业规模小、资金困难、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应更多运用财政奖励、补贴制度加快产业发展”。
质押权贷款机制将有新突破
尽管定稿存在不确定性,但上述规划新一版征求意见稿仍有所突破。
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指出,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围绕“银根紧缩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问题,探讨实施质押权贷款机制,如污水、垃圾处理企业可以通过质押运营资质证获得银行信贷。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指出,众多环保装备制造商、环保产品生产商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重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