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在福建、江苏、新疆、重庆等地先后批准建立了20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为节能减排保驾护航。其中,福建计量中心已实现280多家重点耗能企业主要能源品种能耗数据的在线联网和监测,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及时、准确、系统。
“在线动态监测是一种先进的监控手段和检测技术,2009年在福建试点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福建)总工程师方辉说。据悉,福建三明智胜化工有限公司在每个能源管理环节实施在线动态监测后,每天的能耗情况通过局域联网一目了然,除了数据采集外,还具备了管理考核的功能;福州第一化工厂通过锅炉使用效率在线监测,每台锅炉年节约近2000吨煤,节能10%以上。
据了解,在线监测已成为能源计量的发展方向,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正在所属企业中全面推广。镇海炼化所有的水、电、油、气、煤等能源计量器具实现信息化管理,动态显示计量数据和器具配备情况;宁夏石化对新鲜水用量和污水排放量也安装了计量器具,通过无线实时传输到企业内部和政府相关部门。
能源计量本身不会直接产生节能效益,甚至会增加成本,需要通过对能源计量数据的有效使用才有节能成果。“但能源计量对节能管理非常重要。就像医疗器械不能直接治病一样,但其作用不言而喻。”方辉说。
另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指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一直采用“标准煤”的计量方法,碳排放认证及计量处于“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需求。他呼吁借鉴发达国家采用的碳足迹方法,尽快建立国家碳排放计量标准,改用二次能源计量,并研究新能源如何计量。
目前实施的能源计量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适用于所有用能单位,但该标准考虑到区域和行业之间的平衡,兼容性强,门槛较低。中石油、中石化已分别制定了更严格的行业标准。陈磊、祁卫国等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能源计量需要政府强力推动,同时石油和化工企业要结合行业特点,自我加压,量身打造不同模式。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