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上合之约”:能源合作“向高向宽向深” ——2025年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产业创新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5/7/21 10:03:00 用手机浏览

2025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也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6月26日,国家能源局和浙江省政府在浙江宁波市举办以“创新融合、能动未来”为主题的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这场连接区域各国的盛会,为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在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承办的“产业创新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平行论坛上,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家的政府机构和企业,以及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能源等国际能源公司的代表,畅谈热点话题,共商能源未来。他们表示,随着能源转型不断推进,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能源合作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将推动区域能源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范式

上合组织国家横跨欧亚大陆,覆盖全球约40%的人口,涵盖能源生产、消费、过境大国,具备天然的能源合作基础。多年来,在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等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能源企业与上合组织各国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紧密合作,为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传统能源领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一大批高质量能源合作项目在上合组织国家落地生根;跨境油气管道、电力互联网络基本建成,强化了区域能源安全纽带。

在能源转型领域,中国企业凭借在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和项目经验,投资建设的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等已成为新能源合作的典范。

“互补”是长期合作的基础。论坛上,“能源互补性”被多次提及。阿塞拜疆能源部部长帕尔维兹·沙赫巴佐夫在主旨演讲中说,上合组织国家在传统能源储备、可再生能源潜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等众多方面互补性强,为多边合作和能源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全球能源深刻变革的进程中,区域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与会专家认为,2024年上合组织通过了《2030年能源合作发展战略》,上合组织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与低碳发展、核能和平利用、煤炭产业、节能与提高能源效率等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应加强政策协调和机制建设、加强技术合作和标准体系对接、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和人才交流培养,推动开展智库交流,塑造区域能源合作话语体系,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上合方案”。

产业创新成为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围绕上合组织能源产业互补合作与绿色发展、传统能源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数字赋能能源产业发展等议题开展了深度对话。

“在过去15年,光伏板成本降低了90%,陆上风能的成本降低了70%,电池成本降低了90%以上。”帕尔维兹沙赫巴佐夫建议,可充分发挥经济、环境等有利因素,通过增加技术投资和扩大创新交流,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导作用。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指出,能源合作处于上合组织中的优先地位,深化上合组织能源产业互补合作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路径。要坚持传统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均衡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发挥技术创新作用推动产业革新,优化产业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合作协调机制提升产业韧性。

“中国在能源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及长期的战略定力,这为技术创新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圆桌对话环节,道达尔能源中国区主席俞永坚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上合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与持续创新,将携手开创一个更可持续、更稳定、更繁荣的能源未来。”

与会专家认为,能源可持续发展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应该通过“技术共享、市场互通、制度共建”实现价值倍增。科技创新与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突破经济性桎梏,政策工具与能源产业同向发力有利于打破场景落地瓶颈,高级别合作机制与关键领域产业合作有利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在开放合作中推动上合组织区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论坛期间,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合作新图景》报告成为论坛重要成果。报告从格局演进、范式创新、未来图景三个维度,解析了中国与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实践成果与发展蓝图。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地缘相近、优势互补,能源合作从传统能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清洁能源联合开发,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该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秀玲指出。

报告提出,上合组织国家供需结构深度互补。中亚、俄罗斯等地区供应能力强,拥有极其广阔的能源市场;中国和印度是全球重要的能源消费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且未来仍具消费潜力。未来,要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信息链四链协作体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数智赋能引擎,驱动合作提质升级;培育创新驱动机制,树立新质生产力合作典范;深化绿色低碳合作,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管控风险弥合分歧,保障合作行稳致远;坚持“和合共赢”理念,夯实命运共同体基础。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国家电站建设、油气资源开发、新能源基地建设等能源项目,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总经理助理王博介绍,国机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了两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建营项目,还承建了白俄罗斯别列佐夫联合循环电站。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能源互利合作的优先方向。据悉,由中国企业与阿联酋企业共同参与的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充分结合了浙江省能源集团实控企业中来股份的光伏组件优势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的全球新能源投资与运营经验,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能源转型的重要示范工程。

乌兹别克斯坦丝路能源规划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阿克马尔洪·哈吉哈诺夫在发言中提到:“到2030年,乌兹别克斯坦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预计将从目前的30%跃升至54%。这一转变虽带来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大有意义,我们正试图将中国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能源行业中。”

紧密的区域合作,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协同与应用,也为各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站在新起点,上合组织国家和衷共济的能源合作,将共同擘画能源发展新图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山东能源集团高质量建设零碳园区
唐山钢铁限产,几家欢喜几家愁?河钢股份:对排放做得
能源迈向绿色低碳
呼和浩特:每年安排1.28亿元打造全国绿色算力与人工智
从“靠人”到“靠智”——国神公司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
直面高温“烤”验 看今夏电力供应如何“过关”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观点速递|共绘化工未来“新图景
吉宝与亚投行合作,为亚太地区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部署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