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建筑信息模型遇上绿色建筑:让绿色更可控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11/26 14:12:37 用手机浏览

  当绿色建筑遇上BIM,将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作为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两大趋势,两者的碰撞又会在业内激起怎样的“火花”?在近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BIM(建筑信息模型)与绿色建筑的融合发展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让绿色更可控

  “BIM技术在改善当前绿色建筑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升绿色建筑整体表现方面有很大潜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海燕表示,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一直存在重设计轻运营、设计目标和结果不匹配等问题。

  作为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主编,他认为,虽然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数量远大于运行标识,但是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和资源集约,而BIM恰恰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项目要经历设计、施工、运维等多个阶段,而很多问题是在设计时就存在的。因为设计考虑得再全面也是一种相对标准的情况,没有办法模拟365天的具体性能表现,因此在最终落地时可能会和设计初衷并不相符甚至背道而驰。如果能够在设计阶段添加一些信息模拟工具去模拟它建成以后的表现,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预知,它的实际性能表现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绿色三星这样一些绿色建筑的认证体系。”一家工程建设业总监表示,以前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二维时代,很难进行一个精确而量化的、有一定前瞻性的估计和分析。而有了BIM以后,在设计的阶段,不仅可以容纳更加丰富的建筑相关属性信息,同时还可以和一些外部客观参照物进行实时和非常精确、量化的比对,确保施工阶段能够真正实现设计阶段的意图。在建成之后的运维阶段,BIM也可以随时监控管理建筑的各项运行数据并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理想状态下运行,从而真正将绿色建筑的环保目标彻头彻尾地落实。

  对于BIM能带来的集约效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副理事长任爱珠以新西兰一个项目为例,该项目使用BIM技术以后,跟相同面积的建筑相比,节约了73%的能源、50%的人工照明光源和用水量。不仅如此,该项目的废物循环利用率也达到了70%,环保效应非常明显。

  上海先行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此次大会召开的前几天,上海市刚发布了《关于在本市推进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促进BIM技术、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融合发展研究建立符合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要求的BIM技术应用体系,建立标准构件模型族库,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基于BIM技术的模拟分析软件水平,提升绿色建筑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模拟分析和优化改进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绿色建筑效应。

  “该条文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借助BIM这个工具在建筑行业形成联动效应,推动行业整体的转型升级。”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志勇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在此前调研如何将上海建设成中央所要求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时,就提出必须要发展BIM技术。而此次《意见》则就 BIM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到2016年底,全市主要设计、施工、咨询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单位普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规模以上社会投资工程普遍应用BIM技术的发展目标。

  上海此次率先在全国发布BIM专门指导政策,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整个上海市甚至整个行业BIM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意见》明确了BIM交付的过程,并要求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这对于许多处在观望之中、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企业和城市来说都是一个鼓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8国际建筑节能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汇总】近期全国各地建筑与照明节能改造鼓励政策一览
湖北13个市超额完成2016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年度
CBD核心区获绿色建筑认证 成全国首个被认证的城市中央
CBD核心区获绿色建筑认证 成全国首个被认证的城市中央
珠海:绿色建筑最高补30万元 建筑节能项目最高补50万元
维他奶厂房获评绿色建筑金奖
关注两会:节能环保助力建筑业发展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