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月初发出召开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国紧急会议的倡议后,美国、英国、科威特和欧佩克等反响热烈。其实,无论近
期,还是从长远来看,油价高企不仅给能源消费国带来了经济压力,也给能源输出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为了应对油价高涨,世界各国在纷纷推出相应措施的同时,能源合作也得到了空前加强。因此,专家认为,在高油价的推动下,世界能源局势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

停在伊拉克港口的外国油轮
消费国:节能与海外拓展同时推进
15日,日本科学技术政策担当大臣岸田文雄在首届八国集团科技部长会议上倡议,与会各国应该在能源问题上取得共识,措施不仅包括引进新能源,还应重视开发节能技术,并实施一系列节能技术研究项目。其实,最近两年来,几乎所有的国际会议都会涉及能源议题。
为缓解能源价格上涨的冲击,有关国家已经纷纷采取相应措施。油价攀升促使消费国普遍对节能和开发替代能源给予政策支持。例如,美国现行的新能源法案重点鼓励企业生产可再生能源,并以减税等鼓励性立法措施,刺激企业、家庭及个人更多地使用节能和节能产品;法国对购买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汽车”的公民推出免税政策;德国政府颁布的最新能源政策规定,新建房屋内每平方米每年用于加热的油量不得超过7升,大约为1973年所建房屋耗油量的30%;芬兰政府则计划到2015年和2025年分别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至少增加25%和40%;葡萄牙政府发布了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计划,并将核能的利用列入了政府议事日程。因此,有关专家估计,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2008年将超过千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30%。
此外,能源价格上涨使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炙手可热,一些国家政府纷纷推出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进行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例如,日本《国家能源新战略》更是提出将海外份额油占日本石油进口的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40%;印度则计划通过合并国内国有石油公司以提高在海外勘探开发中的竞争力;韩国政府也积极扶植国内石油公司的海外石油勘探和开发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