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政策帮扶企业
“武汉·中国光谷”不仅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更积极营造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对LED照明产业尤以重点支持。高新区将半导体照明产业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发展领域,出台实施了《东湖高新区关于推广应用新光源产品的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高新区内由财政出资新建道路、公共设施首先应用LED产品,对东湖高新区内建设、经审核认定的新光源照明示范工程建设给予实际投资与传统照明建设方式投资增量40%的财政补贴;对武汉城市圈内采用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产品的项目每年择优给予奖励,单项工程最高可获百万元。为区内的LED路灯、LED显示屏、LED数字显示灯、光伏及风能结合LED等产品争取在武汉城市圈,尤其是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环湖路段、汉口江滩、轻轨、地铁、隧道、公交站牌等重点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同时,根据国家科技部开展“十城万盏”工程的要求,高新区还制定了《新光源产品应用行动方案》,争取在“十城万盏”计划中先行先试,成为国家LED照明示范先进城市,促进LED产业发展。
在服务体系方面,东湖高新区通过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金融管理服务、外商投资服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运营水平和效率。
新能源的投资热土
由于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光谷也逐渐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热点,近几年内涌入大量国内外资金,使得东湖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
在太阳能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2007年4月,美国海仕光电公司在武汉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园,生产超高亮度照明产品;2007年9月,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武汉东湖开发区签约,投资1亿美元在光谷兴建LED项目,2008年3月投资2亿元的国内最先进的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生产基地迪源LED产业园开工建设,2009年4月30日,东湖高新区与世界上唯一掌握“直拉带状多晶硅片”技术的美国ESLR公司、珈伟太阳能公司,就太阳能硅片电池及组件项目签署三方合作协议,ESLR将在光谷建厂,总投资4.5亿美元,为珈伟公司提供其世界独有技术生产的硅片。2010年一期建成达产后,新增产值可达20亿元,光谷将形成完善的“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工程”产业链。
在风电制造产业链上,先后有国测诺德的整机生产、709所、719所的风机电控系统、云鹤风电的齿轮箱以及中科凌云的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照明系统等企业和技术。本地凯迪控股等大型能源环保企业也开始涉足风能领域。
而生物质能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拥有凯迪控股、都市环保等大型能源环保企业致力于生物质能领域,凯迪电力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机组已经有18个开工建设;另一方面高新区在装备制造及工程设计、承包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武锅、长动、天元、都市环保等都是在各自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兼具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生产制造能力。
另外核能、氢能,也有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汇新工程、中组控制、武锅、武汉理工新能源、银泰科技、力兴电源等企业鼎立。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引进,东湖高新区拟用3-5年的时间,力争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中部、辐射全国的新能源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和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产品和工程项目,攻克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建设一批新能源领域的工程技术中心。

预计未来5年,东湖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将保持年均增速超过45%的高增长态势,成为高新区继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战略性支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