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孙桢:尊敬的邱腾华局长,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这次“低碳之城”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以及联袂而至的C40论坛和以“关注气候、共创商机”为主题的国际环保博览。我谨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对会议的召开和相关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直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能源消耗强度下降20%的目标并且分解到省,目前,大部分省份已经完成任务。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今年在5个省、2个直辖市和6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同时还有一些地区自主开展了低碳经济试点。根据全国人大的要求,国务院已经授权有关部门着手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上个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重申了中国已经对世界宣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还明确了一系列具体行动和政策措施。《建议》把气候变化作为资源、环境、生态部分的第一条任务,引领节能减排等相关工作,第一次提出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第一次提出要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议》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并针对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衍生灾害加剧的趋势,对水利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作出具体安排。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巴厘行动计划》授权进一步谈判,《巴厘路线图》确定了谈判方式,即在公约下确定长期合作的行动,在议定书下确定发达国家的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就长期行动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达成政治共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了换取发达国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的承诺,中国接受了对国内行动进行国际磋商与分析的条件,为形成哥本哈根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推动谈判按照巴厘路线图规定的双轨模式前进,中国于10月上旬在天津承办了第4次谈判工作组会议。通过今年的4次谈判会议,两个谈判工作组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方希望坎昆会议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至少在一些基本一致的问题上做出决定,为2011年南非会议最终完成巴厘行动计划授权的谈判任务奠定基础。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努力推动谈判取得全面、平衡和有约束力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