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民间创新,低碳经济不再是梦想
谈及日前刚刚结束的坎昆会议以及哥本哈根会议,阿齐姆·施泰纳表示,目前各国就减排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但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而中国民间及NGO组织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阿齐姆·施泰纳所说的NGO组织,指的是中国目前有许多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正在自发地组织起一些非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大力宣传环保,倡导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地产商王石发起的阿拉善生态协会,该协会的成员都是中国最大的企业家。
阿齐姆·施泰纳说,在与该协会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UNEP发现,其在环境问题上的灵活性、务实性和创新精神,将为国际社会提供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的新思路和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协调政府与国际社会在这一问题上的合作,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
阿齐姆·施泰纳透露,王石曾经访问过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UNEP总部,双方在一起讨论过绿色经济的发展之路。作为地产商,王石在考察当地市场时意外地发现,一些楼房在建筑样式和建筑技术方面竟然模仿了当地的一种白蚁窝。这种白蚁窝在非洲非常普遍,有一两米高,其形状恰好符合了自然流通的原理,里面不用加热和加冷,好像有自然空调一般,十分舒适。运用该原理建造的楼,其内部能够达到自然空调的效果,因而无需人工安装空调设备,节能和低碳效果非常好。王石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在UNEP的帮助下,顺利地找到了那位设计师并把他请到中国,专门为中国设计房屋。在上海世博会上,就展出了按照他的理念设计的作品。这就体现了UNEP与中国民间进行合作的成就。
另一个与中国民间合作的例子是,UNEP与中国企业家罗红合作启动了“UNEP-罗红基金”,该基金在中国、肯尼亚、坦桑尼亚以及西非国家都已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其中就包括了一项每年举办一次的儿童绘画大赛,以加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目前已有超过200万的孩子参加了这个活动。同时,该基金还向教师提供培训,以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阿齐姆·施泰纳表示,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产生了许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创新和发明,这些发明很多是出自民间的,UNEP非常重视这些技术的应用。他说:“看到这些创新和发明,我相信,联合国倡导的低碳经济已不再是个梦想。我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经验。”
他同时表示,上海人是世博会的受益者,因为世博会对于提高上海人的环保意识以及这方面的发明创新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的环境改善目标至少还需要20年才能达成。UNEP将致力于帮助上海实现其环境改善的目标,并且对于其实现其目标的程度做出评估。
同等重视与政府和民间的合作
阿齐姆·施泰纳同时强调:“UNEP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与中国政府的传统合作。”他满怀信心地说,与中国政府及民间的合作,都将有助于向发展绿色经济的转型取得成功,UNEP将给予同等重视。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委员,阿齐姆·施泰纳见证了中国在发展绿色经济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能够在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领军作用。
他举例说,10年前,中国的沿海城市向海洋排放的污水达到全世界的90%,不仅造成了海洋的污染,还导致海洋里出现无氧区。然而,中国官方最近宣布,已实现了70%的污水得到处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朝着“十二五”的目标迈出的一大步。虽然目前污染事件依然时有发生,但中国正在采取行动,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能源的使用效率会越来越高。中国运用其用于刺激经济复苏的4万亿资金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且限制私家轿车的使用。中国政府的举措将为全球发展绿色经济、改善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