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是永恒目标 合同能源管理靠支持 | 11-19 |
在我国雾霾治理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目前减排政策的着力点主要为供给侧节能,而需求侧节能比供给侧节能成本更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合同能源管理是需求侧节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和花样很多,但基本上是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 |
低碳建筑为何不节能 中国该走什么路? | 11-19 |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媒体报道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问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个目标能不能达到”,后者确定“可以达到”。 王石的信心被认为有据可依。国际能源署指出,建筑能耗占世界终端能耗总量的35%,是最大的终端用能部门。中国建筑耗能尽管在全社会总能耗中…… |
新环保法挥舞“史上最严罚单” | 11-19 |
明年起实施:环保执法能力面临大考;一些经济落后的基层地区,污染大户往往也是利税大户,地方政府如何摆正位置。 新环保法由于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条款,加大了处罚力度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年1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了,排污企业要抓紧准备。不要等到环保局的人查上门,说自己不知道。”11月18日,在中国环境记协举办的落实新环保法座谈会上,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处…… |
产业纵贯线:新税政开拓节能市场 | 11-19 |
日前,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对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据了解,此次加速折旧涵盖了5个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都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 |
中国国内高校在节能减排上的作为 | 11-18 |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提出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的同时,其文化辐射作用也不容小视,在高校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笔者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实践,谈点个人认识。 创新管理手段建立节…… |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 11-18 |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战略下,“先投资,后受益”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使耗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实现双赢,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披露,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0.74吨标准煤/万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节能形势异常严峻。“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全国GDP能耗相对2010年下降16%,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左右。 为完成节能目标,我国在工业、建筑…… |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幅度或超过45%上限 | 11-18 |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17日说,从目前情况判断,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幅度有可能超过45%的目标上限。 何建坤在“清华大学—巴黎政治大学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联合研讨会”上说,强化节能和能源低碳化转型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大幅度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强度是统筹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综合目标和关键着力点。从20…… |
节能中心:全国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工作年底完成 | 11-18 |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到国家节能中心专题调研指导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工作, 环资司司长何炳光、副司长谢极等随同参加,国家节能中心主任贾复生陪同调研。 解振华首先到在线监测办公室向工作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对在线办成立以来,按照“牢记使命、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务期建成”总要求,全力推进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攻克一道道难关予以充分肯定,同时鼓励大家继续保持状态,再接再厉,确保年底完…… |
明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 11-17 |
在日前举行的全球高效照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何炳光表示,将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7%和8%左右,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根据我国《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今明两年,国内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 |
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节能减排更具现实意义 | 11-17 |
“先经济发展后环境保护”观点在一些地方仍然盛行,表现在地方政府的GDP目标明确,能源强度和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模糊,现实中追求GDP而轻视环境的案例很多,应当实行节能责任制和问责制,有效的节能必须与政府官员的升迁相联系。 国家发改委提出实现节能减排“十二五”约束性目标形势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前三年能源强度指标只完成了54%,低于60%的进度要求,而氮氧化物排放量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