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工业能效现状和节能发展的思考 | 11-14 |
[摘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我国能源消费的产业构成分析,降低工业耗能是提高能效的关键。工业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从结构、管理、技术、政策等多维角度,改进能源效率,保证实现产业节能约束性目标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新世纪之初,国家“…… |
杭州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 | 11-14 |
旨在拓展中欧合作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创新与实践的2007中国循环经济论坛暨中国与欧盟循环经济论坛于11月1日至2日在杭州召开。论坛将围绕循环经济立法保障和政策推广,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开发,中欧双边合作机遇和潜在市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有效途径等内容展开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会议,欧盟委员会前主席、卢森堡前首相、…… |
节能调控:钢铁企业必须承受之重 | 11-14 |
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2%,没有完成年初规定的4%的节能目标;2007年显然是能否完成“十一五”规划20%节能目标的关键一年。温家宝总理最近郑重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2007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的措施及相关行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总体…… |
顺德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 | 11-14 |
高能耗不是发展的成本,环境更不是发展的代价。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据《佛山日报》报道,近年来顺德区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顺德单位GDP能耗为0.708吨标准煤/万元,不仅低于全省的平…… |
扬州着力发展绿色高新节能产业 | 11-14 |
“跟在人家后面搞开发区,‘拷贝’人家的发展模式,永远落在别人后面。‘错位竞争’让我们的发展脉络清楚了。”扬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季允丰感慨地告诉记者。 扬州经济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今年被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江苏省七十八个省级开发区中唯一获准建设“国字号”的单位。这意味着扬州经济开发区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主攻以高新技术…… |
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 11-14 |
细心的人会发现,国内提供节能服务的近200家公司大部分属于正在成长中的企业。这些企业多数是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它们不是凭借自身专利技术起家,就是在代理国外品牌的过程中逐步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创新技术以及市场规模。它们资本少、起点低,在技术创新、法律法规、税收政策、行业管理等方面都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从事节能服务的技术创新人员虽然都有令人信服的学历背景,但在对外技术…… |
武汉谋求节能减排的突破口 | 11-13 |
节能减排,是中央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4月27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 |
罗湖区政府奖励华润万家节能改造项目20万元 | 11-13 |
前期,华润万家在华南区大综超门店进行了T5灯、无极灯替换金卤灯的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和冷却(冻)泵加装变频设备的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等项目。 鉴于华润万家在节能改造工作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总部公共事务部的牵头推动下,9月19日,罗湖区贸易工业(旅游)局副局长等一行人在我司相关人员陪同下,考察了我司春风店的节能改造工作情况,对我司的节能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根据罗湖区政府…… |
超市照明节能:“节约1度电=实现100元销售” | 11-12 |
节约1度电到底意味着什么?“节约1度电=实现100元销售”。 据资料显示,目前大型超市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左右,节省1度电的电费,相当于实现100元的销售额获得的利润。因此,去年位列超市行业第四的苏果超市,也在“1度电”上做起了文章。进行照明系统的改造,并采用全面、个性化的照明解决方案,以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照明方案度身定制 苏果超市的连锁网店有一千…… |
武汉节能减排上"紧箍咒"高耗业用电加价 | 11-12 |
从武汉市节能工作座谈会获悉,武汉市为节能减排将实施差别类电价。自今年5月起,九大国家淘汰类企业每度电加价0.15元,限制类企业加价0.04元。 到明年,电价措施更重:以正常电价为基础,淘汰类企业每度电加价0.2元,限制类企业加价0.05元。据悉,目前武汉有3家企业属于限制类企业,执行分时电价后每年多付电费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不等。 有关部门分析,对限制类企业用电加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