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出现转机是在2010底,蒙古国宁愿放弃与中国接壤的地理优势而选择绕道修建铁路与俄罗斯接轨,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中方与蒙古的谈判进程。”一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
为加深蒙古对华信任,神华集团也开始积极在中蒙边境布局铁路建设。知情人士称,这无疑让蒙古国政府进一步看到了神华集团的诚意,“按照蒙古现有的经济水平,其根本没有承担修建5000多公里铁路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2011年4月至6月,中蒙两国领导人的频繁接触为项目合作注入了新的筹码,并签署了一系列加强双边贸易合作的协议。
“这为神华顺利中标塔本陶勒盖煤矿扫除了政治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名专家说。
与此同时,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还表示,蒙古国内的经济现状也是其试图尽快落实塔本陶勒盖项目的另一大原因。
“塔本陶勒盖的总体经济价值远超过了蒙古国GDP的总量,依照其此前发布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未来数年内,发展矿业是蒙古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上述专家说。
本报记者获取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蒙古矿业开发速度将增长5.8%,2012年和2013年的矿业增长率将分别加速提高至9.32%和13.7%。
到2014年末,蒙古矿业总产值将达到6472亿图格里克(约合320亿元人民币,62.7亿美元)。
中资企业低调介入
对蒙古国一大型铜矿垂涎三尺的中铝集团正计划通过力拓收购其部分股权
以神华集团成功入驻塔本陶勒盖煤矿为契机,中资企业也再次发起了一波投资蒙古的热潮。相比上一轮蒙古淘金热,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铝集团为代表的各大企业都低调了许多。
“前几年中国企业去蒙古投资项目时在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媒体的报道尺度也存在偏差,所以在两国经贸关系呈现良好趋势时,大家都选择了低调介入。”中国矿业协会前副秘书长刘益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一直对蒙古另一大型铜矿奥尤陶勒盖垂涎三尺的中铝集团正计划通过力拓收购其部分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奥尤陶勒盖是全球储量最大的新铜金矿之一,位于中国边境,开发的资本成本预计为46亿美元。过去几年,包括力拓、加拿大艾芬豪等矿业巨头的争夺一度让奥尤陶勒盖的控制权之战几近白热,2009年,力拓最终胜出。
“中铝一直在伺机而动,这几年都没有打消过入股奥尤陶勒盖的意愿,随着中蒙关系走势的好转,中铝自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中国有色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
除了矿产领域的投资,蒙古国亟须改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或将是中国企业大举进军的又一突破口。
“蒙古正规划在其境内修建大规模的铁路网,虽然俄罗斯已经承诺提供支持,但随着中蒙关系的逐步深入,中国铁建在蒙古仍然有机可乘。”业内人士分析道。
资料显示,2010年,中蒙贸易额达39.8亿美元,中国连续13年保持蒙古最大投资来源国。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