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能源财经 >> 正文
动力煤上市首日出人意料 短期仍存看多可能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9-27 14:59:23 用手机浏览

  动力煤期货9月26日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主力合约T C 1401合约开盘报525 .4元,较基准价高开5 .4元,盘初上冲至531.6元后受压回落;午后,市场一路震荡上行走高,以日内高点区域收盘。截至收盘,主力合约T C1401报收534.4元,涨幅达2.77%。

  南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何涨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动力煤上市首日走势出人意料。“截至上市之前一天,业界仍对动力煤上市后的价格抱持偏空态度,但首日动力煤的走势却大大扭转了之前人们的看法。”

  市场需求出现改善

  何涨芳认为,上市首日T C 401在下午创出新高535.2元/吨,并收于534.4元/吨,各月合约依次拉开价格,远月价格依次高于近月,一方面符合期货价等于现货价加上持仓费的逻辑,即持仓成本理论,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市场偏多态度,因此短期应仍有上涨空间。

  “目前国内动力煤市场平稳,需求出现改善,另外目前焦煤现货价格受到提振,也是对相关品种动力煤的一个利好。因此动力煤在530附近可做多,可设5点止损,目标545。”她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从2012年开始,动力煤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以发热量为5500千卡/千克动力煤在秦皇岛港的港口平仓价为例,其价格从年初的680元/吨一路跌至今年7月底的520元/吨,此后便处于低位震荡过程中。

  在经济逐渐回暖的态势下,目前动力煤价格明显偏低。银河期货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12月与1月是动力煤的消费旺季,会对煤价起到很好支撑作用。由于进入冬季取暖期,北方供暖和南方空调用电增加导致下游需求改善,国内主要国外进口煤的价格也有所提高,缓解了国内煤炭企业的压力,作为煤炭重镇的山西、内蒙等地产量近期也有所减少,多个因素影响动力煤期货的未来走势。他认为,未来动力煤期货存在看多的可能,1405远期合约相较目前主力合约1401存有一定升水,投资者可考虑持有远期1405合约进行投资。

  跨品种套利机会多

  此外,动力煤上市对焦煤、焦炭、螺纹钢、沪铝等处于同一条产业链的期货品种产生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何涨芳认为,动力煤主要用途有发电、建材、化工、冶金等领域,相关品种有焦煤,因此上市后或与焦煤、焦炭、螺纹等相关产业品种相互影响。另外螺纹钢的价格一直在下行通道中,目前还看不出止跌迹象,存在与动力煤短期套利机会,建议空螺纹、多动力煤,进行跨品种套利。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长期以来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70%左右。在煤炭中,动力煤 占 据 核 心 地位,比重一直稳居七成以上。2012年,我国动力煤产量约29.1亿吨,表观消费量高达28 .26亿吨。按照年消费量28 .26亿吨、550元/吨的平均价格计算,动力煤现货市场规模高达1.6万亿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商品期货。

  将提升中国定价权

  但从现货市场看,受宏观环境变化、流通体制改革、运输能力变动、自然灾害等复杂因素影响,动力煤价格呈现出波动频繁、波幅巨大等特点。不仅如此,随着中国进口煤急剧增加,以及美国页岩气大量开采并挤占其国内煤炭消费,美国煤炭出口激增,压低全球煤价,国际煤价竞争优势渐显。

  因此,动力煤期货上市,将对动力煤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积极作用。

  一方面,期货的价格发现等功能可以减少市场预测的工作量和难度,实现企业稳健经营。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认为,煤电双方之所以存在着较大分歧,是因为国内缺乏权威、科学的煤炭价格供双方参考。而动力煤期货交易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上,通过大量市场参与者公开集中竞价,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等影响因素,形成公正、透明、权威的动力煤中远期价格体系,能够为煤炭、电力等相关上下游企业签订长短期协议提供有效价格参考。

  另一方面,在煤炭市场价格放开背景下,动力煤期货上市有利于缓解煤电联动压力,通过相对自主的手段解决市场问题。

  此外,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影响力的煤炭品种是动力煤,分析人士认为,推出动力煤期货,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动力煤市场的定价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山西焦炭价格跌至8年来最低点
“煤炭第一市”鄂尔多斯将发布动力煤产地价格指数
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动力煤 两年内将实现零关税
成品油调价窗口15日零时开启 "八连降"基本落定
煤企仍将强拉价格 市场价格上涨步伐可能放缓
预计四季度动力煤价格有望小幅回升
时隔两年油价再现“三连跌” 汽柴油价格每吨降105元和
两月内神华集团煤价七降价一涨价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