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政策法规  节能产业网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 >> 正文
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3/1/9 22:57:47 用手机浏览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大力推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加强能力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的与国情相适应的工业低碳发展机制,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和倒逼机制,适应全球低碳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使产业结构向低消耗、高效益方向转变,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

  坚持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任务。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自化石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在节能,潜力和成本优势也在节能。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要以提高能效为核心,优化用能结构,大力提升工业能效水平,降低工业能源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坚持把技术进步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工业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要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水平,加强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把低碳技术改造同产品升级结合起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工业低碳发展的关键保障因素,要制定和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激励企业走低碳发展道路。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面落实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1%以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0 年下降18%、18%、18%、17%、18%、22%、20%、20%、18%以上,主要工业品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稳步下降,工业碳生产力大幅提高。工业过程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设一批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和低碳工业示范企业,推广一批具有重大减排潜力的低碳技术和产品。重点用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与政策进一步完善。

  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50%左右,基本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发布
2020年全面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淘汰高能耗老旧设备
我国将建立汽车检测维护制度推进节能减排
我国将建立汽车检测维护制度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
完不成节能减排总指标的示范城市将被销号扣款
环保部:开展燃煤锅炉与小散乱污企业排放清单排查
中央财政助力节能环保 338亿专项治理三大领域
缓解国家财政补贴压力 “绿电”证券化迈出第一步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