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目前北方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情况如何?
郁刚:目前北方一批大型城市虽然建成集中供热热电厂,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建筑物仍采用分散小锅炉进行供热。
中小城市冬季主要采用小锅炉和民用煤炉进行供热,一个中等城市的采暖小锅炉一般有300多台,污染极其严重。据统计,采暖城市中集中供热普及率不到30%,其中热电联产仅占20%。由于大量采用低效率小锅炉,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采暖年消耗煤炭约8000万吨。此外,华中等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建筑物采暖需求也在增加,一些地方采用工业热电厂扩大供热范围向居民供热,也有一些地方采用小锅炉进行供热。
据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学会统计,2009年全国工业锅炉总量为54.88万台,热水锅炉保有量16.938万台。目前工业锅炉遍布全国,而且常年使用,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数量最多,这些地方也存在大量低效、污染重的小锅炉。
中国能源报:供热小锅炉的污染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都应该被热电联产替代吗?
郁刚:是的。在北京、天津、太原、沈阳、长春和包头等城市,全部采用热电联产和高效锅炉集中供热,每年采暖至少节省煤炭1300万吨。如果将大量工业锅炉改为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每年至少降低消耗5000多万吨煤炭。
“十二五”末装机达2.5亿千瓦
中国能源报:目前,热电联产企业推进有哪些困难?
郁刚:当前一部分热电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热电联产企业因为没有大型发电集团为依托,企业规模小、产权分散、电煤用量小以及企业现金流脆弱,再加上只能以市场价格购买煤炭,企业融资困难,陷入电煤供应链断裂而无电可发、无热可供的困境。
同时,热电联产与小火电的概念界定模糊。与分散小锅炉相比,热电联产克服了小锅炉供热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的缺陷;与凝汽发电相比,热电联产避免了巨大的冷端损失,又把汽轮机内部的各种损失利用了起来。在同样满足供热需求的前提下,对供热供电的大系来说,供热机组越小,反而效率越高,越节能。
此外,目前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合理。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企业,与纯凝发电企业和以发电为主的热电企业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热力和电力两种产品的市场不一样,电力销售目前是由国家统一定价,而热力销售,虽有地方政府确定热价,但基本上是市场竞争定价。热电联产虽然能耗低于小锅炉,但其他成本高于小锅炉,也高于以发电为主的凝汽式火电厂或大型供热机组。
另外,替代分散小锅炉推进速度缓慢、项目核准手续复杂、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政府管理职责不清、行业管理体系仍不完善和部分高效热电机组专用设备研发进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也亟待解决。
中国能源报:“十二五”热电联产的发展前景如何?
郁刚: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目前,全国拥有的在用小锅炉约54万多,“三北”地区约30亿平米建筑面积仍采用分散供热,因而发展热电联产的空间很大。
预计“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大型城市建筑物采暖集中供热普及率平均达到65%,其中热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例达到50%。全国工业生产用热的70%以上由热电联产提供。“十二五”新增热电联产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拆除小锅炉5万台。到2015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规模规划达到2.5亿千瓦,占火电装机规划的32%至35%,可使电力行业单位GDP能耗减少3%至5%。
上一页 [1] [2]
|